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高职语文 > 高职研究

徐卫东: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三大误区
【时间:2018/3/18 】 【来源:会议论文 】 【作者: 徐卫东】 【已经浏览2854 次】
徐卫东(宁波教育学院人文与经贸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9)
 
 
  摘  要: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对高职教育的属性、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以及课程本身的性质、特点等理解上存在偏颇,所以,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或是“注重高等性,忽视职业性”,或是“强调实用性,抛弃学术性”,或是“突出人文性,轻视工具性”,教学上,经常从一个误区走入另一个误区。我们只有将高等性与职业性、实用性与学术性、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统一,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误区;对策
 
 
  《大学语文》是各高职院校都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对高职教育的属性、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以及课程本身的性质、特点等理解上存在偏颇,所以,大学语文教学常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陷于三大教学误区之中不能自拔。
 
  一、误区一:注重高等性,忽视职业性
 
  高职教育发展之初,无论是从中职学校升格的还是由成人高校转型的,教师们都特别注重教学的高等性,但又对高职教育的高等性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片面地认为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高深的理论知识就是高等性的体现。于是,很多教师将普通专科甚至普通本科的教学内容浓缩到高职课堂上。例如,《大学语文》教师往往会按自己喜好,各显神通,将《大学语文》这门公共基础课教成“压缩饼干式”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基础写作等课程。其教学中的主要表现为:在对象上,错将高职生当作中文专业的专科生甚至本科生,于是感觉学生的文学基础太差,实在是不好教,教师很抱怨;在内容上,以文学史、文学鉴赏、训诂等为主,过于理论化和学术腔,结果学生问而不知,启而不发,课堂气氛很沉闷,教师很苦恼;在方法上,以单向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教师满堂讲解作者生平、作品背景、艺术成就、历史评价等等,讲者滔滔不绝很投入,学生把玩手机挺起劲,教师很无奈;在考核上,重考试,轻过程,一张期终试卷定终身,评价不全面。像这样重理论、轻实践的高职大学语文课堂至今仍随处可见。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等性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之一,因此,注重高于中职教育的理论知识的教与学不仅没有错,而且是完全必要的。但不能忽略的是,高职教育的高等性,首先是人才培养规格的高等性,即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是高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是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职业性更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区别于高等普通教育的根本属性。因此,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就必须将高等性与职业性有机统一,在对人才培养规格高定位的同时,应针对其职业特点,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能力的实践性。由于目前《大学语文》选用的多为统编教材,一个教师又要任教好几个专业,这就更加需要教师尽可能地结合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来组织、实施教学,将课上“实”,上“活”。
 
  一是要明确教学对象,制定切合实情的教学目标。按照现代教育理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与高等普教互为补充的教育,两者只有类型之别,没有高低之分。但就现阶段来看,高职教育还多为专科层级,且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比高等普教学生要低。在教学实际中你会惊讶地发现,很多高职学生连一般的通知都不能正确拟写,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必须与学生实际的知识与能力相结合,起点要放低。另外,因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生就业定位各异,所以课程教学必须与社会对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规格需求相结合。例如,给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教学应用文写作,除了要求学生会写通知、请示、函、计划、总结、启事等日常应用文体外,重点学会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营销策划书等这类与专业相关的实用文写作即可,无需像文秘专业学生那样要具有较高的应用写作理论水平和掌握通报、消息、欢迎词、答谢词等实用文体的写法。即便是高职的文秘专业,也切忌将教学目标定在熟练掌握机关公文写作上,因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主要是中小型企业,不是机关事业单位,所以,教学目标一定要务实。[1]
 
  二是要增删教材,调整内容,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是保证人才质量的根本因素,高职课程教学内容应服从于人才培养目标,贴近专业实际,避免过于理论化或学科化,因此,教师必须灵活处理教材。例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语文》课,除了对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文学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梳理和综合,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作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外,还可以通过对教材的增删、整合,强化以下教学内容:结合先秦诸子经典的教学,选讲仁、义、礼、智、信、孝悌、中庸等传统文化精髓,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为人处事之道,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敬业、诚信、仁爱的职业素养;结合《蒹葭》(《诗经》)、《山鬼》(屈原)《山居秋暝》(王维)、《将进酒》(李白)、《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再别康桥》(徐志摩)、《雨巷》(戴望舒)、《致橡树》(舒婷)等古今诗歌教学,开展诵诗、吟诗、画诗、舞诗等语文活动,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朗诵、吟唱、绘画、舞蹈等专业素养;结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胡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周国平)、《学会感恩》(肖复兴)、《我为什么活着》(罗素)等现代文教学,学习演讲词、辩论词的写作,举办主题演讲赛和辩论赛,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说话能力和交际能力;结合《空城计》(罗贯中)、《月光斩》(莫言)、《麦琪的礼物》(欧?亨利)、《马》(德永直)、《窦娥冤》(关汉卿)等中外小说、戏剧作品的学习,以寝室为单位召开故事会,模拟给幼儿讲其中的故事,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改编故事、讲述故事的能力。另外,指导读书方法,提高其文本多元解读的能力;指导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育日记、教育论文等写作,使其掌握学前教师常用文体的写法。只有在体现高等性的同时,强化职业性,突出实用性,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才会接地气,才会充满活力和生气。
 
  三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构建实践型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教师应正确把握自己任教课程的定位,并根据专业的特点,切实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人才要求为导向,以实践实训为主要教学模式,在理论够用的前提下,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高职语文课程的本质,是通过综合实践让学生较好地学会母语的运用,因此,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必须改变纸上谈兵式的理论化的教师一言堂教学,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终身受用的语文应用能力。上述以诗歌为题材的朗诵、吟唱、绘画、舞蹈,以职业素养为主题的演讲、辩论,根据小说编讲故事等,就是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学前教育专业对人才的要求,有机开展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再如,结合应用文教学,让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学校食堂、大学生消费、社团活动等他们所关心的问题设计问卷调查表、开展问卷访谈、撰写调查报告,并将调查报告递送有关部门;让文秘专业的学生模拟学校迎新活动组委会,正确拟写活动策划书、会场联系函、活动邀请函、请示、通知、总结等相关的应用文书。这样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校园、社会为学习背景,在课程教学中贯穿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活动,容易使学生进入职业角色,积极、主动、快乐地去学习、运用有关的学科知识,这对于学生将有关的学科知识转化成职业核心能力,毕业后尽快适应专业岗位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误区二:强调实用性,抛弃学术性
 
  高职教育发展了十几年,强调职业性和实用性十几年,于是一部分教师从原先只注重教学内容高等性的误区中走了出来,但又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了一味强调实用性、抛弃学术性的新的误区,将高职课堂与中职课堂混同起来,致使学生将来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后劲。高职教学如何走出这一误区,公共基础课如何兼顾实用性与学术性,是目前高职教学改革中又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高职公共基础课要体现学术性,还是离不开两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
 
  先说“教什么”。不管专家、学者对高校的功能和高校课堂的任务有怎样不同的描述,其灵魂一定都是创新精神。而要具有创新精神,首先就要学会思辨,敢于质疑。因此,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应在已有高中或中职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加深与拓宽,重在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在指导课文阅读时,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引导学生不仅仅满足于理解作者的见解,还会大胆寻找自己的想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为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要把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质疑、思考、探究的过程。
 
  笔者经常听一些高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发现我们的教师对课程中常识性、资料性的内容还是讲得很多。其实在今天网络环境下的大数据时代,这些内容学生随时随地用手机上网搜一搜就全都有了,而且比教师讲的更详细、更全面,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再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例如教学《贾宝玉人物形象鉴赏》,关于曹雪芹的生平、《红楼梦》的写作背景等这类学生通过百度就能知道得很详细的东西,可以布置学生课外自己查阅,课堂上教师少讲甚至不讲,省出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重在引导学生思辨与探究:贾宝玉在他父母、亲友和外人眼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你心目中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什么?贾宝玉的性格与以往传统文学中的花花公子有何异同?形成贾宝玉“昵敬”、“爱博”这一性格特征的思想基础是什么?《红楼梦》塑造的女性形象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名著中的女性形象有何本质区别?贾宝玉的“女尊男卑”论在当时具有怎样空前的意义?同样,在诸葛亮、林冲、孙悟空等文学形象鉴赏中,启发学生思辨:诸葛亮巨大的人格魅力真的是源于他的智慧和忠义吗?林冲究竟是英雄还是狗熊?孙悟空事业成功就是靠他有一双火眼金睛、会七十二变、能腾云驾雾的专业本领吗?如此,高职课堂不再是教师一言堂,也不再是机械重复教材或教参中那些人云亦云的内容,而是有思考、有疑惑、有争辩、有碰撞,于是教学便有了灵性,有了活力,有了实效,这样的高职课堂自然更受学生的欢迎。
 
  再说“怎么教”。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朱子语类》卷十一《读书法下》)要做到“教有疑”,教师应先选“讲不清”的问题为教学切入口,再尝试将“讲不清”的问题给“讲清楚”,最后再次有意“不讲清”,“留白”给学生,让学生经历“生疑”-“释疑”-“再生疑”-“再释疑”的学习、探究过程,变原来教学的单向、单元传输为多向、多元传输,充分体现高校课堂较之中职、中学课堂更加自由、更加开放、更加多元的学术性。学生已经“讲得清”的,即已经理解的东西,即便你让他们背得滚瓜烂熟,那也不能称为“学习”。真正的学习是思考那些不懂的事情,是探索未知的世界。曹雪芹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贾宝玉?为什么要塑造贾宝玉这个形象?对此,学术界尚且不能完全讲清楚,学生自然更是“讲不清”,以此为教学内容,就能很好地唤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贾宝玉性格、思想及典型意义的解读,一步一步引领学生尝试解开谜团,力求把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讲清楚”。最后,就当学生自以为已经理解的时候,又以曹雪芹的“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结,有意“不讲清”,留下教学的“空白”给学生,激发学生课后再去思考、再去探究。之所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初期目的就是要唤醒学生对经典的亲切感,激励、鼓舞学生去阅读经典,解读经典,亲近经典,以求改变大学生远离经典,甚至抛弃经典的现状;终期目的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术修养。
 
  当然,面对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学生,在体现学术性的时候要把握好度。同时,教师的点拨、讲解应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切忌教学语言学术腔太重,学究味太浓。总之,高职课堂必须要有一定的学术性,但千万不要有过重的学术腔。
 
  三、误区三:突出人文性,轻视工具性
 
  高职课程,尤其是公共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无可厚非。问题是,近年来,在高举素质教育大旗的背景下,出现了教学脱离课程本体、过度凸显人文性的现象。语文从古代的科举取士,到如今的应试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敲门砖”,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听说读写在大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向来被格外重视。就是当年国家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上也只强调知识领域,于是直接误导语文教师只把课文当作语言文字的范例来讲,把主要的教学时间用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常的讲解。后来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价值有了新的定位,明确要求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强调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培育。于是,很多语文教师从过去只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的教学误区中走出来,在思想性和人文性上大做文章。近些年出版的众多大学语文教材,几乎都是以主题思想为板块来选编课文,课后多以思想内容的理解来设计思考与练习;高职语文课堂也多是围绕作品人文内涵的挖掘和理解来组织实施教学,甚至游离课文中精彩的语言文字,大谈爱国爱民、自强不息、热爱生命、珍惜光阴等思想情感,把《大学语文》完全变成了人文修养课;一些高校学者也纷纷撰文,认为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与审美性高于工具性,[2]大学语文教学应以人文性教育为本,强化人文性教育,发挥大学语文教学的阵地作用。[3]于是矫枉过正,大学语文又走入了突出人文性、轻视工具性的教学新误区。
 
  其实,教育部新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即在学习语文知识、方法、技能,掌握这一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过程中,有机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者并重,不能分割,不可偏废。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理应会正确使用母语,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水平。但真实状况是,来自高考录取最后批次的学生,尤其是五年一贯制的高职生,其语文知识、语文方法、语文技能都大不如人意,口头表达结结巴巴,书面写作坑坑洼洼,不爱阅读、不会阅读、惧怕古文等现象极为普遍。面对这样的实情,笔者以为,高职《大学语文》课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以学生为语文学习的主体,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让学生真正善于聆听,善于说话,自会读书,自会写作。同时,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受到文化、艺术、思想、情感的熏陶。如果我们不顾学生的实情,在教学中轻视甚至抛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热衷于深挖作品的人文内涵,就必然会导致语文课堂,或是教师越俎代庖式的人文说教,因曲高而和寡;或是热热闹闹徒有其表,好似空中楼阁。于是,大学语文失去了自身的本质特性,成为高、大、空的“假语文”。
 
  综上所言,笔者认为,高职的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尽快地从“注重高等性,忽视职业性”、“强调实用性,抛弃学术性”、“突出人文性,轻视工具性”这些误区中走出来。我们只有将高等性与职业性、实用性与学术性、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统一,才能让高职语文课堂更加开放、多元、真实、有效,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是如此,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是如此,高职其它课程的教学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 徐卫东.全日制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实效性研究[J].成人教育,2015(1):65-66
  [2]高菊梅.谈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与审美性[J]. 语文教学通讯,2012(1):11-13
  [3]桂晓东.“人文性”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J]. 高教研究,2010(4):47-51
 
  作者简介:徐卫东,宁波教育学院教授,从事国学研究和语文教学研究。E-mail:714941832@qq.com, 联系电话:15557890980  0574-8720024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661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