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所 > 虚拟研究所

邓希路:《中国音乐中的文学》序言
【时间:2017/8/30 】 【来源:本站 】 【作者: 邓希路】 【已经浏览2780 次】

    音乐乃人类心智之结晶,发乎心性,以音声为形表,故释乐止于心性。窃以为,习乐者须兼备文心,而文心者何?体察物性人情之谓也。古人造园,非徒悦目;文人为诗,非徒景致;琴人作乐,又岂徒声趣。艺术之所以感人至深者,文心也,而其所托者,象征也。老子谓:“听之不闻名曰希”,虽意在释“道”,然譬诸音乐,亦未尝不可。

    幼时随祖母寝,尝教予诵诗,无非唐宋千家之属,虽未悉解其意,然几年之间,竟也积百十之数。既长则诵读日多,所背篇什自成反刍之资,渐而略悟其意。若问所得,心性灵动耳。此后,习诗与习乐并举,更随阅历增积,始知象征乃艺术之旨要。每夜聆乐,喜以诗词意境比附,虽知乐意非若所比,然如是感乐,自觉主动,故能沉溺其中,以至物我两忘之境地。遂信为乐之道,须假以联想。而联想决非无中生有,其所依托者,或取诸游目亲历,或取诸诗文阅读,凡所历所感,作为感性蕴蓄,悉为联想之资。譬诸演奏,凡有联想依托者,其所营造之声象自有新意,惟其己出也;譬诸聆乐,凡有联想依托者,其所感悟之声象亦有异趣,惟其自释也。诚然,操琴者无须将其联想依托实告听众,而听众自觉其异;聆乐者何必将其联想依托强加他人,而聆乐者独喜所识。诵读《傅雷家书》感悟尤深,并叹服前贤之明达聪慧。然反观今之习乐者,每孜孜于工艺,既疏于阅读,又昧于人情心性,此于参悟艺术,可谓“其所厚者薄,而所薄者厚,”实所堪忧。
奉读笑雨君为音乐院校学子所撰新作《中国音乐中的文学》,察其力挽之心,诚可感佩。窃以为,此作决非仅止于遵循文史脉络,对应国乐演进之轨迹罗列文学经典, 而力图于总体文化生态之宏阔视域中整合二者,并揭示其内在关联。所举诗文,每每释以温润之文字,而由文导乐,又以乐释文之旨趣,尤可称赏。

    与笑雨君共事,倏忽廿载矣,课余品书论学,交往殊深。年前已诵读其新刊之《西方音乐中的文学》,未几又写就此姊妹篇,并嘱予为序,自忖所学虽泛,终觉流浅,区区文字,岂敢言序。谨呈数语,聊表感佩。

希路 于见山楼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206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