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危机

陈婷:功利性导致了大学语文的尴尬
【时间:2017/5/28 】 【来源:东北新闻网 2017-05-23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2283 次】

  5月18日,《光明日报》发表《“大学语文”之痛》一文引发热议。早在2004年2月13日,《光明日报》就以《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为题发表评论。13年过去了,当时提出的问题,比如大学语文日益边缘化、大学语文课遭遇质疑乃至轻视等,都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中国青年报5月23日)

  笔者注意到,文中提到的是大学中语文面临的尴尬境遇,指出从高校到教授再到学生,都没有给予语文应有的重视。笔者不清楚中文系的学生是不是将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但在笔者读大学的时候,大学语文是作为选修课出现在非中文专业学生的课堂上的,学生们对这门课的重视度也确实远远不如对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的重视程度高。

  其实我们仔细想一想,只是大学语文不受重视,难道中小学语文就受到“重视”了吗?在笔者看来,只不过在中小学阶段,语文是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必考科目,语文在课业评价体系(包括教学和学习)中的位置使得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不得不“重视”语文课。也就是说,受重视的是语文这门必考科目,而不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载体和中华文明传承纽带的语言文字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小学语文又何尝不是尴尬的呢?

  做任何事情,有明确目的是一件好事,所谓“有的放矢”,可以少走弯路,不至于似“无头苍蝇乱撞”。但是,有明确目的不等于功利性主导一切。当中小学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且仅是为了考试成绩,是且仅是为了升学率,是且仅是为了一句“好学生”的评价,那么中小学语文就是尴尬的;如果中小学语文摆脱不了尴尬的境地,那么,作为选修课的大学语文,又怎能脱离尴尬的境地呢?

  学习语文,本应既是工具,又目的。作为工具,语文是我们认识历史、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手段;而作为目的,语文就是我们的历史,语文就是我们的世界,语文就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仅将语文作为获取功利的手段,那么,是语文的尴尬,更是教育的尴尬。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983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