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语文》具有隐性课程特点。首先是教科书,教科书是从一定社会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大学语文》在选择和组织的过程中必然会融进社会的主流意识及编者的价值观、情感、思想等内容,这些都是《大学语文》教科书中内含的隐性课程因素。努力挖掘课文的隐性因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教学活动,《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隐性因素又可分为两个方面: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是人类文化传递的主要形式,也是个体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环境、教学组织、教法的选择与运用、师生互动关系、教学效果测评等都隐藏无数的教育影响因素,润物无声地陶冶着学生的心灵,像一只无形的手操纵着学生的言行和思维。课外教学活动泛指在课堂(教室)之外进行的一切在教师指导下的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以发展学生能力的活动。课堂教学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更多的是在45分钟之外,语文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多提供45分钟之外的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