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家谈

周金声等:大学全面开设语文课的忧虑与期待
【时间:2016/2/24 】 【来源: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年第7期第28页-31页 】 【作者: 周金声等】 【已经浏览2818 次】

话题背景

    教育界一些专家提出的在大学开设中国语文课的建议正在得到响应。据了解,今年以来,不少高校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语文”在高校课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北京大学设置了素质教育通选课,要求包括理工科类的所有学生,都要选择一两门语言文字类的课程。学校安排名师来给学生们上这些基础课,比如汉语专家陆俭明开设的《汉语和汉语研究》、蒋绍愚教授开设的《大学语文》等。

    在清华大学针对本科一年级新生制定的教学方案中,要求所有理工科学生必须要学习语言、文学等方面的两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开大学等高校更是把大学语文列在全校所有本科生的必修课表上。南开大学2003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张弛说:“很多同学都有国语情结,希望在语文的学习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另外,语文学习也有利于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现在将大学语文课作为必修课程,对我们帮助很大。”

    大学语文在高校的“复兴”,使这一课程的师资、教材方面的问题也浮出水面。之前,一些学校的大学语文正处于没落阶段,有的学校从原有的一学年100多节课缩减到停开此课程,有的学校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萎缩很厉害,从20多人缩减到不足5人,有些学校甚至安排研究生来上课。同时,大学语文教材也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据了解,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1402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100种以上。一些教师出于职称评定等因素的考虑,自编教材给学生使用;还有少数学校关起门来使用自编的教材,这些教材普遍水平较低,有的甚至是“照搬”别人的材料。扭转大学语文的“边缘”地位,就得下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

    据了解,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6年年底,教育部高教司在湖南召开会议,一些专家提出了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建议。

    (摘编自2007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学者观点

尊重母语就是尊重国格

周金声(湖北工业大学教授,与江少川联合主编《大学人文语文》)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从工具性来说,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思维和想象的工具,是学习的工具,是人们从事各种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从我们牙牙学语起就伴随我们一生一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语文,都渗透着语文的作用。从人文性来说,语文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人文精神,起着审美熏陶等多方面的作用。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弘扬、发展祖国文化、民族精神的任务,丰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并为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提供新的根基。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人应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这样可以促使人的知识、情感和意识等全面、健康地发展,并为生存竞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提高精神境界。我认为,人文素质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但核心素质之一应该是语文素质。因此,抓好语文教育,就是抓住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

    然而,许多大学却对语文教育长期忽视,在是否开设大学语文课上几经波折。我们从事人文教育的工作者深感举步维艰。就我所在的学校而言,1997年前没有开设语文课,在有关专家提出批评后,部分专业才开设大学语文课。2000年后又大幅度削减,几乎完全取消了大学语文课。1999年和2002年,我们对本校学生作过两次人文素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母语素质有明显下降的趋势。综合起来看,有50%以上的学生的母语水平没有达到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水平。尽管这样,由于没有开设基础必修课,缺乏严格的制度要求,大多数学生并未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没有投入精力去关注语文学习,后果令人十分忧虑。

    面对这种状况,常常有一个呼唤激荡在我心底:救救母语,救救孩子吧!在我看来,轻视母语就如同一个人轻视自己的姓氏。国格是基于每一位国民珍惜民族文化的人格坚守。没有自珍自爱的人格坚守,哪里谈得上在其他民族面前的国格!一个对自己母语文化知之甚少的人,怎么可能对本民族产生真正的敬爱之情!我们那些所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就都会因此成为沙漠上的海市蜃楼。“因此,提高母语素养与水平,刻不容缓,必须有‘刚性’措施,有硬杠杠,例如,母语水平考试不及格,就不给学位。”(转录自杨叔子先生给笔者的信)

    现在,不少名牌大学特别是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大学已经积极响应国家和专家的呼吁,将大学语文定为必修基础课。本来就比较缺乏人文资源的普通理工科院校就更应该考虑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了。只有这样,才是真正为莘莘学子的长远发展负责!


大学语文应展示中国文化的风采与魅力

杨朝明(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院长、教授)

    从很早的时候起,中国就已经形成了人文教化传统。先秦时期,《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或称“六艺”)就被看做教化国人的工具。从现代学科的分类看,这些经典分别属于文学、政治、伦理、艺术、哲学、历史,包含有仁人爱物之道,对治理、安顿人心有积极意义。后世学人也形成了“文以载道”的传统,天地大道、人生哲理以及数不尽的“善言嘉语”,都寄寓在美不胜收的佳作名篇之中。

    因此,有识之土呼吁高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对年轻一代人文素质的培养。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是普及提高传统文化很好的手段。学生要读懂原典,更要从中领悟传统文化。当下,最重要的是要认真考虑高校大学语文课的功能与定位。大学语文包含大学生应掌握的语言与文学知识,还承载着中国文化。高校开没大学语文课程,不应仅停留在“语文”的表层上,而应展现中国文化的风采与魅力。为此,应当采取切实措施,认真研究大学语文教材的编选,认真选拔与培训师资,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育手段,把那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素养的教师充实到教学队伍之中。

    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是我国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的重要起点。应当结合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与教育,研究确定在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研究生招生数量连年攀升,他们将成为我国知识分子与管理队伍的主体。高度重视这一群体,加强他们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是事关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计。


按教育规律开设大学语文课

    徐方(山西大学工程学院教授,著有《大学人文十四讲》)

    我对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不是一味看好。

    不可否认的是,今天有些大学生的文字水平、表达能力、文化素养等让人大跌眼镜。我在看大学人文课上为学生布置的小论文时,学生的论理能力、文化根基暂且不论,就连文从字顺、语言流畅很多学生都做不到。我曾经对他们有一个评价,说他们的语言只有网络语言和公共语言。网络语言省略了文字中很多精妙的东西,甚至没有多少形容词,不仅简化了语言甚至简化了情感,显得浮躁而粗糙,充斥在网络上的就是“顶”、“晕”这种简约的、含混的、以一当十的语言。公共语言就是套话、没有个性、不含真情实感的一套一套的话。所以,我认为重视大学语文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我的疑虑在于:语文在中小学是主科,是中考、高考必考学科。12年的正规教育,一字一字地抠,一次一次地考,怎么会培养出来这么多不会写、不会说的大学生?如果说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事倍功半是因为应试教育,那么在大学开语文课必然有效的依据义是什么呢?教师水平?学生自觉性?内容的不同?更有情趣?

    教育部声明开设大学语文只是“建议”,那就是说还是个软指标。据说,不少学校领导在教师询问大学语文开课问题时的回答是:“没见教育部文件!”我相信不少学校,尤其是理工类院校,也就是最应该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学校不一定会开。因为其他课已经足够多,学生作为“应用型人才”还要考各种“有用”的证。把大学语文没成选修课是不是又像其他一些选修课一样,只是学生多了一门“混”学分的课?如果作为指令性的任务,把大学语文设为必修课,学生会不会出现像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的态度?

    开设大学语文课究竟为什么?为加强母语意识?为提高国学的修养?开设这一课程的高校则都强调加强大学语文教育的依据是语文水平滑坡、语言表达太差。看来大学语文课还绝不只是个开不开的问题,主要还是怎样开的问题。重视是对的,关键在于怎样重视。千万别搞形式主义,使大学语文成为高校很多“考核”中新增的一项,成为学生又得被迫过关的一门“不得不”的课。

    问题是存在的,病因还未审清;目的是好的,药方未必有效。我不得不直陈我的一个观点:大学语文开设的问题与所有涉及高等教育的问题一样,没能把体制问题绕过去。什么时候真正按教育的规律搞教育,解决语文教育问题、人文教育问题,高校的生态建设问题才会更有希望,培养人才的使命才会完成得更好。


教师声音

我们期待什么样的大学语文类课程

    李光(开封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大学语文复兴的前提是强调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这无疑是对大学语文课认识的深化,也是对早期大学语文课仅仅看到其工具意义的矫正。但矫枉未必过正。冷静看待大学语文课,其内容丰富的人文性不可忽视,其培养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丁具意义也不可否认。所以,客观地讲,大学语文课同时具备人文性和T具性的特质,只不过人文性是课程最根本的价值构成,工具性是课程具体的功能表现。

    大学语文课程的首要任务是人文回归,从对文章的“阅读理解”教育转变为对文化的“启蒙创新”教育,让大学生在高品位的阅读、写作中,养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人格。这种文化意义的课程是面对所有大学生的课程,也是具有学科深度和学科尊严的课程。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复兴的大学语文课程完全可以成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核心。需要指出的是:大学语文课程并不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全部,还有历史、文化、艺术等课程。

    大学语文课的另一任务是工具意义的升华。高校的语文课程不能停留在对语言、文学本身的运用上,仅仅关注表达与沟通能力,而应提升到思维层而、心理层面去开发语言、文学的功能,使大学语文课在涵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同时,也提升着大学生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与专业课程的互补。

    仅对大学语文课程来说,我们还想用一个类的概念。目前不少高校开设的写作课、应用写作课、汉语言课、阅读课等都应该归人大学语文类课程,但其中的以人文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大学语文课程是这一类课程的核心。类群课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别与不同专业大学生的选择。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认识,有利于我们更科学地构建复兴的大学语文课程。

    大学语文类课程复兴的未来命运取决于课程的改革力度和深度。社会人士疾呼课程改革,“非要拿出换血洗髓、刮骨疗伤的勇气不可”,并非危言耸听。重塑大学语文类课程的崭新形象确实紧迫而又艰巨。理念的更新、思路的创新、内容的重组、方法的重建,都在期待着有识之士的投入和探索。

    我们期待的大学语文类课程应该是面向学生的课程,是在深刻了解青年大学生的青春欲望和精神饥渴之后送来的一份精神大餐,以满足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是
在研究大学生学习心理之后精心设计的一段精神历程,可以把大学生送进“上下求索”的精神王国之中。

    我们期待的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是学科综合、高品位、人文性的课程。让语文与文化、文学与哲学、现实观照与精神探索、生存关注与美学追求融汇在课程中,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激活大学生的美感,升华他们的精神文化品格。

    我们期待的大学语义类课程应该是高层次的工具性课程。不能再重温中学的语言传授、写作训练、阅读指导,而要从思维训练的角度去开发写作课程,从文化认识角度去训练语言,从智能开发角度去改造阅读。当然,高层次的工具性课程也处处浸润着人文的情怀。这样的工具性课程使大学生获取的不仅仅是语文的方法、技巧,还有心灵与智慧的自由和解放。

    反思是认识的开始。没有深刻的反思,大学语文类课程的复兴也就失去了方向和正确的选择。如果说反思是理性的胜利,那么复兴则是理性的硕果。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孙书蝶(河南大学语文教师)

    目前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非常混乱。在强调文理渗透的时候,就把它定位为基础课;在强调素质教育的时候,就把它定位为素质教育课;在强凋人文素养的时候,就说它是培育人文精神的课;在强调母语的重要性时,就说它是母语教育课。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混乱使任课教师在讲授这门课时各自为政,无章可循,这些都不利于学科的规范化。

    大学语文既不是高中语文课的重复,也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延伸,它应该是一个“大语文”概念的统称。叶圣陶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能读书、会作文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大学语文课是要在中学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深层阅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熟练运用母语的表达能力。因为学时的限制,在一个学期30多个学时内,大学语文课不可能面面俱到,想同时完成这两项任务,只能是教师劳而无功、学生不知所从j所以,我认为大学语文课应是由3门核心课程组成的系列课的统称,它们是:文学欣赏课、应用文写作课、普通话口语与交际课。各高校应在学生大一、大二期间陆续给他们开设这3门课,为学生进一步学好专业课、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打好基础。我多年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课程建构体系使师生都目标明确,既有利于教师深人钻研业务;找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点,又有利于打造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使大学语文课真正成为一门深受学生欢迎并使他们终生受益的课。

    目前大学语文课所用的教材五化八门。尽管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编写过《大学语文》的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但由于对课程定位的理解不同,这套教材并没有真正在全国高校推广开来,各高校实际上大多用的是自编教材。这些教材的内容、体例及内在质量差别极大。为更好地进行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有必要在全省或全国高校间组编一套高水平、高质量并为大家广泛接受和认可的大学语文教材,并同时进行大学语文专职教师的培训及新教材的推广。

    此外,大多数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缺乏稳定专职的高素质任课教师的问题。在许多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的高校,没有从事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专职教师,其课程大多足由各个教研室的教师兼任,或由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临时充任。不仅没有像从事公共外语、公共体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门教研室和体制上的保证、经费上的支持,而且相对于专业课或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大学语文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长期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在申报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等方面都没有优势,很难和其他专业的教师竞争,当然也就没有长期从事这门课教学和研究的积极性,这就使得教师队伍很不稳定。要想真正把大学语文这门课开好,有关部门一定要有政策措施的保证,并做好人力资源的整合,改变大学语文任课教师结构的现状,确保能吸引并留住高水平的教师,并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吸纳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师资是理工科院校开好大学语文课的关键

王彩琴(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语文教师)

    在理工科院校开好大学语义课,重要的是解决师资问题。

    一要成立专门的教学科研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基于很多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课师资力量薄弱的现实,首先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并要根据大学语文课的母语性、鉴赏性、跨越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定位组建师资队伍。既要注意教师队伍年龄、学历、职称的结构,建立合理的梯队,又要考虑学科的背景。学科背景要兼顾文学(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语言学(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应用语言学等)、文字学、写作学,避免目前一些高校教师由于清一色文学专业背景而导致把大学语文课上成大学文学课的弊端,从而使大学语文课成为结构合理、科学的有机体。

    二要进行教学改革,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语文终身学习的意识。其实,当代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对人文教育一直充满渴望和热情。各种人文讲座和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深受大学生欢迎的事实已经证明,大学生对于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并没有舍却,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本,结合理丁科大学生长于抽象思维、弱于形象思维的特点,不要过多地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式的单向信启、传输方式,而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解决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可以依托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设置“大学语文BBS”,进行互动教学。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锻炼学生的写作、鉴赏等能力,又有利于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将课堂所学的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也可以采用分块式合作教学,即根据教师专、业教学和科研特长,在整体安排、明确课程定位的前提下每人负责一个或几个各自领域的专题,轮流讲授。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博性与交融性,义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更能发挥教师的特长,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969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