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所 > 虚拟研究所

和万传:金沙江流域多民族聚居村落的民族关系考察——以丽江鲁南行政村为例
【时间:2015/1/1 】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月 】 【作者: 云南警官学院 和万传 杨林军】 【已经浏览2597 次】

    摘  要:本文主要考察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境内金沙江边石鼓以北滇藏公路边上傈僳族、汉族、壮族和纳西族的经济交往、语言融合、通婚形式等情况,通过调查访问和研究,提出这四个少数民族经济互补、婚姻互通、语言互融、和谐共处。同时,各民族经济生活方式、婚姻缔结取向、语言运用形式等都处在发展与演变中。
    关键词:金沙江流域;民族关系;经济互补;和谐共存

    金沙江在丽江石鼓突然从向南流折头向北流,被称为长江第一湾,从长江第一湾到虎跳峡,有40多公里的路程,在这段金沙江两岸,居住着纳西、壮、汉、傈僳和彝等少数民族,其中,纳西族是主体民族,占人口的大多数。本文主要考察靠近虎跳峡、继红桥一带壮族、汉族、傈僳族和纳西族的关系,就行政区划来说,就是丽江市玉龙县龙蟠乡鲁南行政村(共422户)。鲁南行政村隶属玉龙县龙蟠乡,位于金沙江长江第一湾以北东岸,下辖前卡、营盘、开达古、鲁南、热水、阿昌过和拉姆增,共7个自然村。西岸为香格里拉县境,居民亦多纳西族。鲁南村纳西族近江依山而居,海拔1800米左右,土地较为肥沃,物产丰富,汉族、壮族和傈僳族居于山腰,海拔2200米左右,土地较为贫瘠,物产不大丰富。据口传及现存墓碑介绍,玉龙县境内这四种民族居住此地时间估计不超过400年,就开达古村而言,不超过300年,其祖先10代以前从丽江玉湖雪松村搬迁而来。本文将对鲁南行政村内四种民族间的民族关系做一个考察,以揭示金沙江流域多民族和谐的民族关系。

    一、阿昌过的傈僳族

    1.经济生态

    村名:阿昌过,分两个村民小组。一组纳西人释之为“山谷”;二组又名“木过西”,纳西语意为“天上人”。

    户数:33户①,有白傈僳与黑傈僳之分。

    来历:根据史书记载和民问传说,在公元8世纪左右的唐代,傈僳族先民就居住在金沙江两岸,他们从大渡河、雅砻江一带由北向南迁徙而来。②但文献没有记载阿昌过傈僳族源流。据当地纳西人口述,约1940年以前,阿昌过傈僳族住在大伙山,即玉龙雪山上,后搬迁到现居住地。

    ①傈僳族数据和相关材料系当地纳西人和万全、和正兴提供。
    ②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概况》,第57—58页,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居住环境:虎跳峡附近较高山坡上。据当地纳西人回忆,1957年左右,国家动员傈僳族家庭搬到纳西族地主富农家居住,后来有些傈僳族家庭又搬回“阿昌过”,今尚有3、5户还居住在纳西村落,完全融人纳西村落文化和生活中。

    主要作物:以旱地为主,种植玉米、小麦、豆类和包谷等,自种粮食不够吃,最富裕家庭也就够吃半年左右,需要国家救济粮食,最贫困的需要常年救济,现在国家每月发给他们一定的救济金,让他们自行购买一些生活用品。

    经济来源:

    (1)制作和出售扫帚、簸箕等。手工制作的扫帚、簸箕等拿到纳西族村落进行物物交换,或到市场卖出,然后买回油盐茶酒等。现在,他们与纳西族进行的物物交换越来越少,主要是到每周日的龙蟠集市进行交易,或一次性倒给一个商店,再由商店出售给来赶集的各族民众。物物交换,交换的不仅仅是物,不仅是他们用扫帚簸箕换得的猪油、腊肉、麦面、蔬菜等,而且还有感情,其中有精神上的交流,可能还因为交换物品而互相认识,处成朋友。纳西族人也会热情招待他们,一般就是换东西后,把傈僳族朋友留下吃顿饭,以加深感情,你来我往,时间长了,就处成了“伙计”(朋友)。傈僳族人背着扫帚簸箕在纳西村落交换生活用品,这是一道风景,他们见着人就会问要不要扫帚之类的话。不过,据当地纳西人说,现在这种物物交换很少了,在市场上完全是金钱与物品的交换,谁也可以不认识谁,情感交流少了,即使认识,人情味淡了。

    (2)出售药材。玉龙山上,药材众多,傈僳族人识得一些草药,平常喜欢上山采药出售给来收购药材的外地老板,获得一些生活费用,这种收入比出售扫帚要多。

    (3)傈僳族人一般懂点草药,会治疗一些疾病。纳西族住于山脚,人们不大懂得草药,于是,如果西医治不好,大人就会带着小孩到傈僳族家中去找药。记得笔者小时候得过一次严重的痢疾,最后被笔者的父亲背着去找他们要草药,后来治好了。另外,傈僳村有一个著名的骨科医生,他的接骨技术很好,这成为周边民族群众求医问药的去处,这个医生也就被很多人称为“干爹”,以前是小孩生了病,请傈僳族人治病,小孩也就认这个人为“干爹”,现在据说这种情况减少了。

    (4)自2000年虎跳峡旅游景点鲁南段开通后,傈僳族人也售一些水晶石、药材、蜂蜜等土特产品给游客,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

    娱乐:喜欢跳葫芦笙锅庄,善吹葫芦笙之人,常被纳西人家请去在红白喜事上吹芦笙,跳锅庄之时,中间总会烧一堆篝火,人们围着篝火打跳。

    风俗:喜饮酒,善言谈,性情乐观。笔者小时常见傈僳族人赶集归来,边走边饮酒,有时醉倒路旁而卧,成为纳西族人笑谈之事。男女老者常穿布制衣裤,带黑色布帽,帽子是长布在头上盘绕而成,男女皆用烟锅吸很辣的旱烟。

    总的来说,当地傈僳族生活较为贫困,每年需要国家救济粮食,经济收入较少,不够宽裕。

    2.婚姻生态

    当地傈僳族进行族内婚为主要形式的婚姻生活,在这33户中,家族不同——以姓氏为别,提供了进行族内通婚的基础。另外,由于他们居住在高寒山区,纳西族则居住在河谷地带,环境较为优越,不愿嫁到傈僳族家庭中,下面从嫁和娶两方面进行分析。

    (1)嫁:偶有嫁到纳西人家,有嫁到山上壮族家庭的,也有嫁给汉族的,但是多数姑娘还是嫁给本村小伙子。随着社会发展,交通和信息的不断发达,现在年轻姑娘外嫁较以前增多。

    (2)娶:以娶本村别姓姑娘为主,另外,也娶到不少江对面(香格里拉县境)的汉族姑娘,几乎没有娶到纳西族女性。现在年轻男子找媳妇较困难,因为女子多外出打工而外嫁。有1户纳西人家落户傈僳村寨,有两儿子皆娶傈僳族姑娘,从语言到其他生活习惯方面,已完全变成傈僳族,这成了特列。

    婚姻生态受制于经济发展,有显著的地域特点。由于经济落后,改革开放前外地姑娘不愿嫁入本地,村内婚姻成为主要婚姻形态。如今,由于经济发展,外出打工就业者增多,婚姻形式走向多元,但就傈僳族村而言,由于经济发展较慢,受地理环境限制,走出大山的姑娘伙子还不太多。

    3.语言生态

    以傈僳语为族内主要语言交际手段,与纳西族交往时就说非常流利的纳西语,兼通一些常用汉语。傈僳语与纳西语较为接近,互相学习不大困难,有些纳西族木匠到傈僳族村盖房子,自然也就学得傈僳语。这种语言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根据需要自然发生,并非教室里正规的语言知识的学习,虽然不够深入和全面,但足够应付日常生活交流。另外,虽然傈僳族人口较少,但是他们固守具有民族标志的民族语言,族内交流全用傈僳语,以保持民族的显性特征。同时,在他们周围纳西族人口较多,就鲁南村来说,纳西族近340户,而傈僳族只有33户,对于他们来说,纳西族比他们强势得多,说流利纳西语是生存生活的需要。而纳西族只有少部分人会一点傈僳语,这是人口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不对称引起的语言强弱表现。

    4.民族间态度

    傈僳族由于居住在山腰,气候寒冷,以旱地为主,作物收获较少,生活贫困,常被纳西人看不起。但是态度问题很复杂,有代际差异,也有个人差异,老一辈纳西人认为傈僳族还是较为落后,年轻一代纳西人则认为由于虎跳峡景点开通,傈僳人与外面接触增多,经济有所发展,他们的生活已有很大改观。傈僳族认为纳西族人对他们的态度还是比较友好的,部分人有一点歧视心理。

    二、拉姆增的汉族和壮族

    把汉族和壮族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这两个民族居住在一个村子。

    1.经济生态

    村名:拉姆增,曾被称为“汉人村”,当地人解释为山沟密林;另一解释为老虎繁殖的地方;鄙人认为“拉姆增”为纳西语,有贬义,但其意不可解。

    户数:30户①,其中汉族17户,壮族l3户。

    ①汉族壮族数据和相关材料乃采访当地汉族村民彭继周和纳西人和正兴所得。

    来历:据说“拉姆增”所在地为丽江白沙段家之田地,弯家就是段家派来管田的,是住得最早的一户,另外弯家自称其祖从四川绵阳搬迁而来。壮族自称其祖从广西搬迁而来。拉姆增村彭家、弯家、杨家、顾家自称是200年前因逃壮丁而到此地居住,也可能本身就是兵,因战乱而流落此地,居住于拉姆增的时间不超过200年。另据《丽江县志》记载,口碑传说拉姆增壮族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由宁蒗迁入,自称布依、沙人,他称仲家。

    居住环境:住于玉龙雪山半山腰,离金沙江边滇藏公路8公里左右,走路需1个多小时,海拔较高,气候较为寒冷。据当地纳西人回忆,1957年左右,国家进行扶贫政策,动员他们到纳西村地主富农家落户,后来有些汉壮家庭又搬回“拉姆增”,现尚有3、5户还居住在纳西村落,与纳西人平等和谐相处。

    主要作物:小麦、豆类、包谷等,温饱问题已经解决。

    经济来源:

    (1)水果丰富,核桃较多。出售水果、核桃等换取生活用品。
    (2)打工经济。3O岁以下的年轻人多数到城里打工,以增加家庭收入。
    (3)养牛养鸡。由于住在大山,适合放牛,有几户人家养殖牲畜,增加家庭收入。

    2.婚姻生态

    婚姻形态受制于经济发展状况,为便于分析他们婚姻状况,以改革开放前后为界来讨论这个问题。

    (1)改革开放前,汉壮村内通婚情况较多。因为人们活动范围较小,交通不发达,汉壮间日常接触较多,其间也有少数傈僳族、纳西族等民族女子嫁入。

    (2)改革开放后,有较多纳西族姑娘、彝族姑娘、傈僳族姑娘等嫁入。婚姻与人们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现在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者居多,有些则外出求学,他们在与外面的各民族人的交往中产生感情而结合,结婚对象多民族化,娶进来的媳妇远到有永胜、宁蒗的。据当地汉族讲,由于经济发展,交通较以前便利,外地姑娘也愿意在拉姆增生活。

    风俗与娱乐:壮族保存了部分自己的风俗,同时受纳西族影响较大。汉族风俗与纳西族没有多大差异。反过来讲,纳西族的风俗深受汉族风俗影响,几乎与汉族无异,听说拉姆增也兴打跳,这是纳西和傈僳的风俗了。

    3.语言生态

    壮人内部说壮语,壮族只有13户,壮语历经百年而不失,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不过,最近似乎有所变化,据当地人讲,年轻一代(35岁以下)由于求学打工等原因,与外面接触越来越多,多说汉语而不说壮语了,看来壮语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这些汉族人和壮族人都通纳西语,显然是生活所需,他们人口较少,与纳西族人交往较为频繁,纳西人多会说一些汉语,壮语则一点不会。

    汉族人内部说汉语,娶纳西族姑娘的就多数时候说纳西语,娶壮族姑娘的就说壮语,娶彝族、傈僳族的也一样,看来母亲的语言是最重要的,母亲教给孩子的一般都是母族母语,我们看到选用哪种语言来交流,主要还是看女性,这也是一条潜在的规则吧!

    4.民族间态度

    与纳西族村落相比,拉姆增村由于住得较高,纳西人觉得爬那么高受累,生活也比较贫困,现在的情况有所变化,因为拉姆增村出了6个大学生,他们与外面的接触也不局限于旁边的纳西村落了。有些汉壮人家也很勤快,生活并不比纳西人差,拉姆增村村民自称他们在改革开放前是备受歧视的,现在经济发展,生活好了,他们也感受到了其他民族的平等对待。

    三、其他村落的纳西族

    在鲁南村,纳西族占大多数,有340户左右,但这300多户纳西族也并不纯粹。比如称作“前卡”、“营盘”的村子,明显就是以前兵屯的结果,这两个村子主要是曾、龚二姓,自称是从湖南来的,可以肯定他们并非纳西族。但是到现在,他们完全认同纳西族,自称纳西族,当然历经几百年,他们与纳西族互通婚姻,已经与纳西族完全融合。笔者的祖母就姓曾,母亲姓龚,从中我们看到,并不存在纯而又纯的民族血统,即使没有互相通婚的民族,在漫长历史中,他们的生活习俗相互影响,语言相互学习也相互融合了。人口多,在当地就是占有各种资源的强势民族,会同化和影响其他民族,而形成主体民族。在金沙江边,星明村的汉族,兴文村的汉族也完全被纳西族同化。

    1.经济生态

    村名:开达古、前卡、营盘、热水、鲁南5个自然村。

    户数:340户左右①,另外20户左右是杂居在纳西族村的汉族、壮族和傈僳族。

    ①纳西族数据和相关情况系当地纳西村民和万全提供。

    来历:开达古,意为编织之地前卡、营盘就是兵屯之地。鲁南的纳西语之意为黑石头。开达古村和姓家族居于此地不超过270年。据祖坟碑文记载,祖先从丽江玉湖雪嵩村搬迁而来,最初来了一个人,叫和挥,见此地山清水秀,野物出没,乃生存之佳地,于是决定居于此处,现和姓家族已经发展到第10代。在340户纳西族中,有傈僳族、汉族、壮族人家等杂居,但随着时间流逝,这些民族从语言、生活方式、风俗等方面已经完全与纳西族融合。

    居住环境:金沙江边石鼓的河谷地带,气候温和,物产较为丰富。

    主要作物:小麦、稻谷、豆类和包谷等,温饱没有问题,略有盈余。

    经济来源:

    (1)种植烤烟。河谷地带气候、土壤较适宜种植烤烟,每户年烤烟销售收入在5000元到10000元左右,这是最主要的经济收入。

    (2)出售水果核桃等。鲁南的黄皮梨较为可口,水蜜桃也很丰富,香格里拉市场上很多水果就是从鲁南拉去的。

    (3)养猪养鸡。由于粮食略有盈余,每家每户都会养殖猪鸡,到集市出售再买回生活用品。

    (4)有众多小伙姑娘外出打工(女多男少),在城里做事,补贴家用。

    风俗与娱乐:纳西族喜欢打跳,常请来傈僳族男子吹芦笙,善言谈,性情乐观,富幽默。

    2.婚姻生态

    相比鲁南村其他民族,纳西族经济状况较好,人口众多,20年前纳西族内部通婚者居多,这基于可选择的纳西姑娘较多而与纳西姑娘结婚者居多。纳西族习俗没有规定可以找什么民族,不可以找什么民族。但是,如果找了经济较为落后民族的姑娘会在一定程度受到歧视。

    改革开放后,纳西族与其他民族通婚者多了起来,这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找对象比较困难。因为,女的多出门打工,然后远嫁他乡。最近20年,在鲁南农村,出现了婚姻危机,据笔者了解,这不只是鲁南的问题,也是全国广大边远农村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找工作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潮流。

    3.语言生态

    在鲁南村,纳西语是通用语言,你到哪里都可以用纳西语通话,部分纳西族居民由于经常与其他民族交往,还会说一些汉语、傈僳语,会汉语者居多,会傈僳语者极少。但是,他们的汉语带有一点纳西腔,主要是纳西语无鼻韵母,无第三声声调,无鼻韵母的汉语方言听着是会吃力的。近年来,随着电视的普及以及纳西人对外交往的增多,纳西人的汉语水平逐步提高,纳西语中汉语借词逐步增多,语言的融合现象出现,融合趋势逐步显现。

    4.对其他民族的态度

    在改革开放前,由于傈僳族村和拉姆增村的生活较纳西族村子困难,纳西族不大看得起他们,最近情况有了一些变化,傈僳族的经济收入比以前有了较大提高,年轻的纳西人已改变对他们的看法,拉姆增则发展更好,与纳西族的生活水平相接近,纳西人的看法也不一样了。

    四、结论

    1.民族间交流多元互补,大家谁也离不开谁,如通婚、买卖往来、求医问药等,在交流中,民族间产生了感情,建立了友谊。

    2.感情和婚姻靠能力看机缘,而不看民族成分,还跟个人的活动范围密切相关,虽然经济是基础,但个人能力很重要,能力强,经济基础差一点,也能娶到媳妇。

    3.民族间的态度以经济为基础,由于贫穷而被人看不起,这跟是什么民族没有关系,而跟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换句话说,只要民族的经济发展了,其他民族就会对你刮目相看。各民族相互间态度转变,由于经济发展,某些以前受歧视的民族现在有所改变。

    4.各民族相互融合的趋势渐趋明显,比如语言的融合,现在的纳西语,汉语借词明显增多。通婚对象多民族化,娶来的媳妇有藏、彝、汉、白等民族,风俗也在趋同中。

    参考文献:
    [1]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2]丽江文联调研组.丽江,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处的典范.丽江日报.2009—8-23.
    [3]宋蜀华,白振声著.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4]郭大烈著.云南民族学回眸[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5]郭大烈和志武合著.纳西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刘祖鑫)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金沙江流域云南段民族文化多样性与民族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08Y0374。
    作者简介:和万传(1972一),纳西族,云南玉龙人,云南警官学院讲师,主要研究纳西语及纳西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739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