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家谈

张强:漫谈大学的语文生活——《什么是健康的语文生活》读后
【时间:2015/8/15 】 【来源:作者供稿 】 【作者: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张强】 【已经浏览2716 次】

    内容摘要:针对2013年2月上旬《名作欣赏》刊发的卞冬梅《什么是健康的语文生活》一文,深入思考了当前大学的语文生活。文章围绕大学语文生活的现状、母语地位、语文及文学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大学语文生活的理想境界等问题展开详细分析,对卞文所关注的中学语文生活构成一种衔接或延伸。
    关键词:大学 语文生活 母语 教育

    2013年2月上旬的《名作欣赏》刊发了卞冬梅老师的一篇教学随笔,题为《什么是健康的语文生活》。[1]笔者读后心生共鸣,便有意无意地思考了一下当前大学的语文生活,似可与卞文所关注的中学语文生活形成一种衔接或延伸。

    语文到了大学,没有了高考指挥棒的舞动,变得自由、温柔起来,而学生的眼神并未就此回落到她的身上。走入大学的学生很自然地将专业学习放到首要位置,对语文学习的热情锐减,他们的语文生活越发单调无味。当然,这里面隐藏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原因。语文在大学里不再像中学那样,被标准化试卷切割得面目难辨,可刚刚烟消云散的语文高考,依然让学子们心有余悸,对语文敬而远之。大学专业教育的强化、高中文理分科的后遗症,使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园地日趋萎缩;人才培养理念的天枰倒向推出专家,而非塑造通人。市场经济和就业求职的功利主义色彩,传导到大学校园,考证、考研、考托福,学子们奔波劳碌,疲于应对。英语四六级接过高考的指挥棒,跟学位挂钩,将学生的那点学习热情吸走大半。学生在英语单词和半年一次的四六级考试中苦苦挣扎,是好是坏,众说纷纭。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学生的母语水平在大学里并没有那么显著的提高,甚至出现了严重滑坡。网络语言、网络文学戴着一副可爱新奇的面具招徕知音,健康、生动、美丽的经典汉语文却乏人问津。被冷落的不仅是汉语文本身,更有汉语文中那若隐若现的中国人文精神。鲁迅先生在《论睁了眼看》一文中曾言道,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2]语文自然跟文艺、文学是一家,而一个人,置身于缺少灯火指引的大学生活,乃至社会生活,不啻迷失人生航向的一叶孤舟。

    母语是一个人的第一语言,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生存基石和生活方式。离开母语,我们的思考、表达,以至行为便失去了凭借和依托,便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优质、经典的母语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思想品格、独立人格的培养或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对一个人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产生着最基本却又最深刻的影响力。请不要简单地认为自己的母语知识够用了,可以放松一下对母语的学习;其实母语的基础性地位已经注定它不仅是一种知识、技能,而且是一种精神食粮、生命源泉。因此,一个人即使到了大学,乃至后来的人生,对母语——汉语文的修习都不容松懈。母语以一种根深的力量制约着一个人的思维空间和精神高度,最终将牵连到自身的行为方式,以及与他人、环境的关系。而不同阶段的母语教育则在我们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却极其深刻的作用。

    大学是坚守高品质精神文化最重要、甚或是最后的阵地,然而语文、文学在大学校园中的命运却十分堪忧。尽管中央已经意识到母语教育、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读书对一个人精神发展、人生历程的意义,但在现实教育教学中,重语文、爱文学、乐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文化素质、文化品味更多积淀的是快餐文化、享乐文化等低档次的文化样态,对经典汉语文作品的阅读和欣赏、对生命价值的探寻和追问、对语文、文学与生命休戚与共关系的认同和持守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美丽而遥远的幻想。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种对文学的痴迷狂热,到九十年代对渐露端倪的价值滑坡所展开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再到新世纪以来拜金主义、娱乐精神、功利思想的大行其道,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人从崇拜思想价值到消解文化意义,再到走向精神虚无的下滑的、堕落的精神发展轨迹。在这一过程中,语文、文学已经被许多人抛弃得越来越远。至于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和魅力的优质、经典汉语文,在今天文化全球化、产业化、网络化大背景下的困窘处境和尴尬地位,的确值得每个国人警觉和深思。

    时下,大众娱乐文化与电子媒介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手机、MP4等电子技术架构起文化消费、文化产业的新平台。文化内容、文化创意等的生产和制造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新兴经济、文化增长点,中央也明确给予支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的、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这一格局之下,文学边缘化、文化沙漠化的阴影却挥之不去。在当前及今后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需要反复关注汉语文、文学的命运、不断呵护汉语文、文学之根,因为她们,与生命相关。

    文学,她的魅力深邃而迷人,以语言文字勾勒大千世界,尽显百态人生。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可以拥有与文学一样自由、灵动、深沉的生命形式。阅读和表达文学的过程也是一种生命递进、灵魂飞翔的过程。我们立足于现实的大地,置身于复杂多变的社会之中,而我们如何才能不迷失自我,时刻葆有清醒的头脑、救赎的意识和能力?文学是多种拯救力量中极其重要的一种,或许某一刻她将成为你救命的那一根稻草。作家把世界、社会、人生的秘密隐藏在文字里,我们则需要一颗沉潜、冷静的心去领悟,去与作家交流,把思考的果实收割后埋在心底,成为一坛酒、一眼泉,沉醉或滋润心灵。当此浮躁奢华的季节,怀抱一本小说、捧读一首诗歌,我们的心灵将得到莫大慰藉。轻松、娱乐的艺术和文化,可以放松神经,同样可以销蚀灵魂,我们总应该给自己留下一些什么。文学经典似乎可以提供一些未必标准、却值得参考的答案。

    从牙牙学语的儿时到日后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都和我们的母语——汉语相伴。小学生书包里精美的语文课本,中学课堂上对名家名篇的详细解读,与美文佳作有更多亲近机会的“大学语文”课程,交织成我们共同的母语体验。大学的语文生活为我们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创造着难得机会,课堂、图书馆、文学社团等为我们开启步入汉语文殿堂的大门;自由、舒展、潜隐的人文精神透过汉语文织就的精美篇章渗入灵魂,启迪心智,重塑自我。这才是我们渴望走入的理想境界和健康的大学语文生活。

    参考文献:
    [1]卞冬梅. 什么是健康的语文生活[J].名作欣赏.2013,(2)上旬.
    [2]鲁迅.论睁了眼看[A].新版鲁迅杂文集[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第20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179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