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危机

马兰:不堪重负的大学语文教育
【时间:2015/2/23 】 【来源:现代教育学教学导刊 2011年第4期 】 【作者: 河北大学文学院 马兰】 【已经浏览2585 次】

    [导读]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已经有不短的历史了。早在民国时期,由于白话文言之争,经过了一段较量,白话文的提倡占了上风,并且已经得到国语教育认可被提到了日程上,1920年言文一致的“国语”课本诞生,当时人们关注的焦点还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这种关注的重点在于小学教育重在普及,提高语言表述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并不在于研究什么“国学”。到了民国二十七年,鉴于大学新生国文程度较差的现实情况,于是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了国文课,称为“大一国文”,这便是今天“大学语文”的前身。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持续了40多年的国文课程被迫取消。20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制度的时候,重理轻文的倾向非常严重,1978年高校重新开设大学语文。20世纪9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大力倡导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大学语文作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这门课程日益受到教育专家和学生们的热切关注,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的重任,“大学语文”课也结束了徘徊于“开”与“不开”,“开多”与“开少”,“必修”与“选修”之间的情况,终于成为高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地位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开设语文课既然是重要的,那就必须认清到底“重”在何方,“要”在何处。具体说是教什么、怎么教。课程的设置目标直接影响课程的授课效果,很多开课院校都注意到了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20世纪90年代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以后,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观念和意见。还有一些诗词格律欣赏方面的基本知识介绍。因而被批评者视为“中学语文的延伸”。虽然这样说不准确,但是并不是对这门课的看轻。

    不过人们的思维有个误区:当一件事情被认定重要的时候,最容易给它过重的负担。就像想让孩子成名成家,就想将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都塞给他一样。因为重视大学语文,就想把它变成传播文化思想的载体。大学语文课以工具性为主,兼顾到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和人文性。设计的内容几乎想包括人文素质教育的全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培养、文学阅读和写作,甚至提倡在大学语文课中普及哲学、历史、科技等方面内容,无限扩展了大学语文的课程负担。甚至认为“大学语文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精神的传布、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这种功能不能靠空洞的说教,而要使学生在古今文学精品的感染教育下,讲气节、讲节操、讲知耻与有所不为、讲正气、讲不唯上不唯官、讲民本思想、讲平民意识……从而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其爱国感情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就夸大了大学语文的道德教育功能,结果导致教材的编写是所有的内容都想涉及,结果重点不突出,课程讲述成了“大杂烩”。

    所有关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都是好的,但是大家忽略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试问提倡者有没有考虑到该课程的实际负载能力?一本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在大学里一般只开设一个学期,课时设置一般学校都是一学期36学时居多,个别的院校有设置为54学时的,总体来看课时有限,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材规定的内容就很困难,何况再添加如此之多的附加“意义”。教学任务繁重、贪多毋得,弄得鸡零狗碎、不伦不类。中国语言教育的专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提醒我们:“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辏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所以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说到教育的意义,就牵涉到内容问题了……笃信固有道德的,爱把圣贤之书教学生诵读……不过重视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以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只在灌输固有道德……等等,而竟忘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那就很有可议之处了。道德必须求其能够见诸践履,意识必须求其能够化为行动。要达到这样地步,仅仅读一些书籍与文篇是不够的。必须有关各种学科都注重这方面,学科以外的一切训练也注重这方面,然后有实效可言。国文诚然是这方面的有关学科,却不是独当其任的惟一学科。所以,国文教学,选材能够不忽略教育意义,也就足够了,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实在是不必的。”[1]大学语文教育已经不堪重负,现在是如何减负,让该课程的教育目标单纯化、统一化。

    要想减负就必须回到初衷,回到课程设置的原点。大学语文课程开设之初是鉴于高校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差,语文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缺失,大学教育过分倚重英语而冷落了汉语。因此,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母语运用能力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当时开设的“大学语文”其基本性质还是“工具”课,目的在于提高理工科学生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表达能力,为学好专业课服务。至于人文素质的提高,那是自然的效果。叶圣陶有一句精辟的话:“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2]“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俾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3]这是一种教学民主的意识。我们应该相信,学生是能够领会作品中丰富的思想含义的。

    1996年时任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的雅克·德洛尔提交了一份题为《学习——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其中提到教育的4大支柱之一就是学会认知:必须把相当广泛的常识与就少量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可能性结合起来。这种常识是接受终身教育的许可证,它使人对终身学习产生兴趣并为其奠定基础。普通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让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具有复合型知识与技能,就需要专门人才适应科技更新,建立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因此高等学校不能只传授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兴趣。大学语文也应该以终身教育思想来引导授课,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其建立终身学习语文的自觉性。

    大学语文既然是高等学校开设的母语教育,那么它就应该具备高等教育的特点。语文作为母语离不开其工具性,所以大学语文还是应该以建立在工具性基础上进行语文审美教育为主。作为一名大学生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了,在熟读篇章以后,辅之以审美熏陶,学生自然会有了自己基本素质的提高,不应该因为过分要求而让这门大学的、极有滋味的课变得公式化、概念化。

    注释
    [1] 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56~57
    [2] 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21~741
    [3] 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21~741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861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