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百科 > 信息时代

微博与学习
【时间:2012/6/28 】 【来源:远程教育杂志 2011年第1期 】 【作者: 关中客】 【已经浏览4720 次】

  清晨,走进办公室,打开电脑,冲上一杯茶,一边工作,一边听着美妙的轻音乐,时不时地盯着微博。看到了新锐的观点和思想,就回应、评论、对话、收藏。在互动中不断地提升、充实自己。真诚沟通、坦诚交流,了解新鲜事,分享新思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几乎已经成了关中客日常的工作方式了。学习什么、向谁学习、完全成了一种自主的方式。我喜欢这样的学习,我享受这样的学习!

    目前,全国的互联网化已经悄然到来。截止到2010年12月,中国网民已超过4亿。在互联网普及率高达28·9%的国内市场中,社交网站(SNS)成为网络社会中最热门的社会性平台,它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已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一次国际电子商务的研讨会上,一位美国教授报告了他的研究成果。在营销的有效性方面:广告的效果已经降低为1%;明星代言大约为3%;业内人士和意见领袖为20—30%;而朋友之间(包括网络朋友)的推荐达到80%以上。所以,社会性网络的商业价值已成为互联网大佬们眼中的“富金矿”。我们正迎来所谓的“大众麦克风”和“公民记者”化的时代。

    以微博为载体的学习带有明显的碎片化特征。这些碎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学习者目的不固定,有用处你就可以学习;学习内容相对较为宽泛,有兴趣你就可以学习。因此,我们可以将基于微博的学习看做是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感兴趣的内容、向任何人展开的一种碎片化学习。

    以微博为载体的学习也带有明显的参与性。对于任何话题,只要用户感兴趣,他都可以实时参与其中,与其他网友对话,并在对话中相互启迪。社会性媒体网站催生了无数的新型网络群组。在这些网络群组中,网民之间不必真正认识,仅通过各种超链(通常是tags)和“加关注”就可以结成随机形成、动态发展、相对稳定并有痕迹可寻的群体。这些网络群体便构成了各不相同的话题群组,用户只要参与其中,对话、交流和学习便能自然而然地展开。

    微博具有在正规学习和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巨大潜力。教师和学生可以创建他们自己科组和课程的微博群。将微博应用于外国语言学习,学生就获得了更多的写作练习的机会,他们可以从一个一个句子开始,再到一个小的语言段落。教师和其他的学生可以对他/她的习作进行修改和指导。在微博里的视频和音频节目,就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和广泛的视听学习材料。如果学生将观看欣赏的感想写出来,跟更多地同学分享,视听与读写之间的联系便建立起来了。更加实用的语言学习得以借助微博展开。

    将微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展,混合学习这种高效地教学模式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以实现。课前,学生可以将自己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布到微博,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在合适的时机,给他们相应的提示和具体地指导。同时,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上课的时候也可以着重讲解那些部分的内容。课后,学生可以将学习新课后的感受、疑惑或问题发布到微博上,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回应、答疑、研讨。这样既可以帮助同学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加深彼此的认识,还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加深彼此的了解,形成深厚的感情,在不知不觉中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课堂内外的思想的碰撞借助微博得以展开。

    以微博为载体的学习是泛在学习。只要能接入互联网,只要有一部手机或者其他能够接入网络的移动终端,在任何地方,人们都可以学习。学习时间基本上以零星空闲时间为主,学习时间不固定,有空闲你就可以学习。这正好印证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古话。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学习世界中,这实在是一种全新的参与式学习新文化。

    随着微博出现的,是一种全新的直播形式——微直播。在微博上,人们越来越喜欢实时地播报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学术报告会上,听众用自己的手机将演讲者的精彩观点和思想火花传播出去。研讨会上,参与者时不时地用手机报道着会议的实况。从教育和学习的角度来看,学习的时空大大地得到了拓展。

    当然,不可否认,将微博作为教育媒介并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学习者注意力分配与信息过载问题、碎片化信息问题、人际网络的质量问题、以及微博如何与教育博客乃至其他的教育系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等等。其中碎片化信息的管理问题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在微博中,人际网络的质量比较好办,大浪淘沙,粉丝的质量自然会有沉淀。信息过载和注意力问题因人而已,关键要看用户的元认知监控能力。用户只有在具有较好的元认知技能时,对自己的任务有较好的认知状态时候,微博教育应用中的碎片化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较好地解决。

    从根本上来说,这些网络化信息环境不仅正在彻底地改变着商业、政府和政治,而且也正在对教育产生着根本地转变。它极大地改变了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学习究竟是什么的理念以及人们关于学习源自什么地方的看法。更加重要地是,对人们来说,学习意味着什么这一点也发生了改变。我们已经步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文化,从根本上来说,在这种文化中,我们具有把自己当作一个学习者的意识,对于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究竟意味着什么,也有了全新的认识。这种文化就是参与和个性化融合起来的一种新文化。


附:“微博能改变教学模式”尚待证明

广东中山大学 王竹立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第5期

    最近在《远程教育》杂志上读到焦建利老师一篇《微博与学习》的学术随笔文章。焦老师在文章中畅想了微博教学的种种可能性,最后满怀信心地预言:一种全新的学习文化时代已经到来。读之令人振奋,但我不免还是有些疑虑——在电脑和互联网诞生的时候,曾经有很多专家学者做过与之类似的预言,甚至认为不久的将来连教师也不需要了,只需要电脑和各种学习机器就可以教学了。结果在预言的期限时间大大超过之后,现实似乎远不如当初的预想。《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也曾语出惊人:纸质书将在 5 年内消亡。现在看来似乎也言之过早。为什么会出现预言屡屡落空的现象?这个问题耐人寻味。反观微博,我谨慎地认为,微博与其说是一个好的学习工具,不如说是一个好的思考工具。

    我以为,我们的专家学者往往把“应然”当成了“实然”,“应该这样”不等于“一定会这样”。教育技术界很多人持“技术中心论”观点——每当一个新技术出现的时候,他们就分析其应用于教学的种种可能性,这就是“应然”。然而可能性不等于必然性,对于教师们愿不愿意接受、在教学实践中是否真正好用,这些问题反倒考虑过少。

    我是学科教师出身,观点偏向于“技术辅助教学”,而不是“技术主导教学”。一种技术是否能用于教学,关键要看教师和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是否便于使用。以微博为例,我完全相信焦老师谈到的种种可能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有那么多其他工具存在,为什么一定要用微博?学生为什么要花时间把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放在仅仅能容纳140个字的微博中,而不是选择当面向教师提出,或者发在学校提供的教学网络平台上?毕竟很多内容可能并不是140个字就能说清楚的。此外,微博是向大众公开的,有多少教师和学生愿意将自己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在微博上公之于众,而不是私下通过更为隐秘的QQ 、RTX等学习工具?既然是学校的正式学习,师生间的交流方式为何不能选择面对面交流呢?

    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曾指出:“在我们的组织技术和学习结构中,我们经常由供应商控制学习——他们控制工具的整合。这样就造成了工具驱动我们能做什么(而不是我们以学习和交流为目的来驱动技术)的状况。雇员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受所选工具的功能所驱动的。我们希望有多种选择,而工具通常呈现有限的功能。更遗憾的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常让位于工具。”这可以视为对“技术中心论”观点的批评。其实对于教学而言,“最新的”未必就是“最适合的”。

    我赞成“微博在非正式学习中很有作用而在学校的正式教学中用途有限”的观点。“应然”不等于“实然”。对“微博改变教学模式”的前景,我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966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