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调查

徐礼节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时间:2012/3/11 】 【来源:巢湖学院学报 2011年第13卷第2期 】 【作者: 安徽 巢湖学院中文系徐礼节 徐兴菊】 【已经浏览3931 次】

    摘  要:问卷抽样调查与访谈显示,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虽普遍受到重视,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推进、深化改革;广大师生的很多认识和愿望,值得重视与研究。推进、深化“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改革,首先必须解决四大主要问题。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调查;改革

    1调查背景和目的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干预,曾经陷入弱化、边缘化困境的“大学语文”课程受到全国高校的普遍重视,一些高层次的大学真正迈出改革的步伐,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但在众多的地方基层院校,“大学语文”的课程状况并没有实质性的改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地方基层高校绝大多数转型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这种定位的转型最终要落实到课程体系的改革上,也必然对“大学语文”提出新的要求。那么,尚未走出困境的“大学语文”又该如何改革?怎样才能适应办学定位转型的需要?这是摆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工作者面前的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

    鉴此,本课题组申报了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为准确把握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课程现状与广大师生的有关认识与改革愿望,2009年下半年,我们选择以安徽省内为主的有代表性的13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对象,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100份(针对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回收有效问卷57份,发放学生问卷1000份(针对学过或正在学习“大学语文”的同学),回收有效问卷697份(某些子项调查有效问卷数低于此),下面即为本次调查的有关情况的分析。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课程现状
    2.1.1 开设情况

    调查显示,13所学校都开设“大学语文”,其中设为公共必修课的4所,占30.8%,设为公共选修课的7所,占53.9%,设为部分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的2所,占15.3%。可见,当前“大学语文”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虽普遍开设,但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公共必修课开设的尚不到1/3。在开设时间上,13所学校都安排在大一或大二,在大一开设的10所,占76.9%;最长开设2学期,开设1学期的11所,占84.6%;周课时最多为3节,周课时为2节的11所,占84.6%。可见,绝大多数学校在大一开设,总课时在36节左右(1学期按18周计算),没有学科、专业的差异。

    2.1.2 师资情况

    调查显示,“大学语文”专职教师仅占19.3%,大多数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中,“大学语文”教学岗位比较稳定的不到1/2。从年龄结构看,31至40岁的教师占到59.6%,30岁以下的教师占35.1%,41岁以上的只占5.3%。从职称结构看,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是主要力量,初级、高级职称的教师均比较少。从学历、学位结构看,硕士研究生毕业、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70%多,其次是本科毕业、具有学士学位的教师,博士研究生毕业、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很少。详“表1”。可见,师资队伍不够稳定,年龄结构、职称结构、
学历学位结构也都不够合理。

    2.1.3 教材情况

    所调查的13所学校中,使用自编教材的1所;使用徐中玉本《大学语文》的6所,使用丁帆本《新编大学语文》与王步高本《大学语文》的各2所,使用陈洪本与汪龙麟本《大学语文》的各1所,其中有3校考虑到不同学科、专业的差异而同时使用其它多种版本的教材,12所学校使用教材共计11种。可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使用教材比较杂,但多数使用有影响的教材;大多学校的教材没有学科、专业的差别。

    在问卷中,我们还就广大师生对现用教材的评价进行了调查。半数的教师对上述徐本、丁本、王本、陈本等影响较大的教材是肯定的,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其存在不足。譬如对于徐本,有20人作出评价,其中4人认为“很好”,6人认为“还可以”,8人认为“应用性不够突出”,4人认为“人文性强调不够”,7人认为“内容陈旧,时代性不强”,2人认为“编排体制呆板,不利于学生接受”。又如丁本,有8人作出评价,其中1人认为“很好”,3人认为“还可以”,3人认为“应用性不够突出”,3人认为“人文性强调不够”。广大学生对现用教材也是基本肯定的,26.92%的认为“应用文偏少”,21.54%的认为“应适当选入科技说明文和学术论文”,19.54%的认为“教材内容陈旧,时代性不强”,8.62%的认为“编写体制呆板,不利于接受”。可见,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生看来,现行教材的主要问题是“应用性不够突出”、“人文性强调不够”、“时代性不强”。

    2.1.4 教学情况

    57份教师问卷显示,有4所学校没有教学大纲,占调查学校的30.77%。在教学手段上,73.68%的教师用到多媒体,68.42%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其中综合采用两种手段的占43.86%。此外,有少数教师采用网络教学手段(8.77%)和其他手段(5.26%)。在教学方式上,传统的课堂讲授仍为主导,课堂讨论也是重要的方法,不少教师引进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还有一些教师在探索运用实践性学习及其他教学方式。

详“表2”。

    学生问卷调查显示,34.62%的同学认为“学习目的不明确”,46.62%的认为教学“内容枯燥乏味”,43.23%的认为“实用性不强”,34.15%的认为“教学手段落后”。

    可见,在不少学校,教学尚不够规范,甚至没有大纲,随意性很大;在教学内容、手段、方式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2.1.5 学习评价情况

    57份教师问卷显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学习评价方式目前仍主要是闭卷考试、开卷考试、作业和考勤、提交课程论文,采用其它方式的很少。详“表3”。其中有26位教师采用单一方式,采用最多的是闭卷考试,其次是开卷考试。详“表4”。可见,当下“大学语文”的学习评价方式基本沿袭传统;近半数教师的评价方式单一,且多以考代评;不少教师仍然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走访调查还显示,评价标准的片面化普遍存在,即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卷面考查标准化试题偏多,难以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收获。

    2.1.6 学生对课程的态度

    当下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认识:“大学语文”不受学生欢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此次抽样调查显示,有56.88%的同学表示对“大学语文”“很喜欢”,31.17%的表示“无所谓”,10.74%的表示“不感兴趣、勉强学习”,1.21%的表示“不喜欢,希望停开”。57份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大致相似,有20人认为自己的学生对“大学语文”“很重视并兴
趣浓厚”,23人认为“重视但兴趣不大”,5人认为“无所谓”,只有9人认为“不够重视也不感兴趣”。可见,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但还是受大多数同学的欢迎和肯定的,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2.1.7 改革情况

    教师问卷调查显示,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办学转型的需要,大多数教师已在尝试“大学语文”的课程改革,其中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最多,占到调查人数的52.63%,而同时在教材、考核方式等方面尝试多项改革的占到38.6%,而尚未进行任何改革的占29.82%。可见,“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尚处在初始阶段,并未广泛、深入地展开。

    2.2 广大师生的有关认识与改革愿望

    2.2.1 关于课程的意义

    尽管国家高度重视“大学语文”,但学界仍有人怀疑其开设的意义,甚至主张停开。此次接受调查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都认为“大学语文”的开设是必要的,其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能力,以及人文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多数学生也是持肯定态度的:70.90%的同学认为学习“大学语文”“很有必要”,16.39%的认为“无所谓”,9.49%的认为“不好说”,3.22%的认为“没必要”;76.92%的认为对将来就业“有帮助”,17.31%的认为“很难说”,5.23%的认为“没帮助”;59.23%的认为对专业学习“有促进作用”,34.92%的认为“没有什么影响”,3.54%的认为“有负面影响,如耽搁时间等”。

    2.2.2 关于课程的性质与目标定位

    关于“大学语文”的性质和目标定位,长期以来讨论热烈,主要观点有“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文化性”、“综合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兼审美性”、“母语教育”等,这直接影响到各校“大学语文”的准确定位。本次调查显示,56.14%的教师认为“大学语文”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42.11%的教师认为应突出“人文性”,1.75%的教师认为应突出“工具性”。在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多项选择调查中,选择“承传人文精神”的教师占64.91%,选择“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占59.65%,选择“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占56.14%,选择“拓宽语文知识面”的占45.61%,选择“提高各种文体的写作技能”的占24.56%。可见,在多数教师看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既要强调人文性,也要注重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培养。这与广大学生的要求基本上一致。在关于“大学语文”主要学习目标的调查中,选择“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同学有45.69%,选择“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34.00%,位居所有选项的前两位。详“表5”。广大师生的这种认识与要求值得注意,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准确定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2.3 关于课程开设的时间

    问卷调查显示,77.19%的教师认为“大学语文”宜在大一开设,22.81%的认为宜在大二开设。68.38%的教师认为宜开设2学期,周课时2节(总课时72节);20.47%的认为宜开设1学期,周课时3节(总课时54节);11.15%的认为宜开设1学期,周课时2节(总课时36节)。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相似。可见,在大多数师生看来,当下多数学校在大一开设“大学语文”是合适的,但课时量应有所增加,72节左右(开设2学期,周课时2节)比较适宜。调查还显示:所以宜在大一开设,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与中学语文保持连贯性,二是公共基础课多在大一开设,三是为高年级的专业学习进一步夯实“语文”基础;所以要增加课时,是因为“大学语文”内容丰富,承载过重,开设36课时收效不大,而开设很多课时又不太现实。

    2.2.4 关于教材的采用与教材内容

    当前,“大学语文”教材非常多,但大多大同小异,基本没有专业、学科的差异,也少有不同层次院校的差异。此次调查显示:63.16%的教师认为“大学语文”教材应该体现学科、专业的差异;近半数的教师认为应该有不同层次院校的差异,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有适合自身办学特点的教材;只有28.07%的教师认为不必有上述差异,8.77%的教师认为“无所谓”。在所调查的13所学校中,目前已有3所注意到学科、专业的差异而区别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1所注意到自身特点而自编教材。这些认识和做法是符合教育理论
的,但是否可行,值得深入研究。

    本着加强“人文”教育和语文技能教育的目标,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大学语文”教材应该包括“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知识”、“应用文”四方面的基本内容,部分教师认为还应该有“科技说明文”和“学术论文”方面的内容,而现行教材大多缺少“应用文”、“科技说明文”和“学术论文”。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相似,所不同的是,认为该有“学术论文”方面内容的同学占到38.62%,比认同此项的教师所占比例高。详“表6”。可见,学生更注重应用性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技能的掌握。在走访调查中,不少教师还认为“大学语文”在选文上要处理好经典性与时代性的关系,课文要有“味”,能感人。这些认识也都是值得重视的。

    2.2.5 关于教学手段与方式的采用

    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大学语文”越来越多地采用现代教育手段,对此,绝大多数师生是持肯定和欢迎态度的。譬如,对于采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77.52%的同学表示“非常欢迎”,17.36%的表示“无所谓”,表示“不欢迎”的只有3.57%。不过,不少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手段有其长也有其短,应适当采用,因为“大学语文”与别的课程不同,主要内容是文学艺术,而艺术重在感悟,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和感染作用,有时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现代教学手段所无法取代的,调查显示有19.38%的同学“喜欢”“传统手段”,原因或即在此。

    学生问卷调查还显示,“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式,最受学生“喜欢”的仍是“教师讲授”,然后依次是“课堂讨论”、“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其它方式”。详“表7”。据数据统计来看,“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这两种教学方式已受到不少学生的肯定,应该是“大学语文”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方向。

    2.2.6 关于学习评价

    调查显示,就目前“大学语文”所使用的学习评价方式而言,“作业和考勤”是学生赞成最多的方式,其次是“写课程论文”、“开卷考试”,较少同学认可“闭卷考试”。详“表8”。可见,不少学生希望学习评价注重平时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不能仅凭期末一张试卷,这实际上是要求重视形成性评价。在访谈中,不少教师认为当前“大学语
文”的学习评价基本上是终结性评价,注重的是评价的鉴定功能,而忽略其教育、激励等其它功能,因此主张评价方式多元化,尤其要注意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所取得的成绩。

    2.2.7 关于课程的改革

    此次调查显示,不少师生强烈希望推进、深化“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改革,其中36.84%的教师、31.6%的学生认为迫切需要进行教材的改革,54.39%的教师、31.29%的学生认为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40.35%的教师、24.23%的学生认为迫切需要进行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还有17.54%的教师认为迫切需要进行其它方面的改革。可见,全面推进、深化“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改革已是师生的共同愿望和迫切要求。

    3 关于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由上可见,虽然近几年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地位有显著提升,不少教师也已尝试进行各方面的改革,但课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以为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学校领导与教学管理部门重视不够。虽然响应国家号召而在全校或部分专业开设,却并没有重视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在政策、措施、人力、财力等方面未能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二是师资力量不够。"大学语文"教师多是青年教师,而且不够稳定,对于课程体系改革,他们尚缺乏足够的能力、信心和经验,也缺乏必要的积极性。三是课程性质与目标定位的不准确。这不仅影响教学的实施与课程功效,也造成改革方向的不明,以致教师不知如何是从。四是近几年办学定位的转型造成教师有关认识的不清晰,如什么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如何落实到课程目标与实施上?这也直接影响到“大学语文”的教学和改革。推进、深化“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改革,首先必须解决这些主要问题。其中,解决课程性质与目标的准确定位问题至为重要,也比较困难。我们认为,学界有关这个问题的诸多认识都没有错,但要准确“定位”,必须做到立足根本、切合实际。所谓“根本”,首先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语文”的属性很多,但根本的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大多数学者的共识,其被写入中学语文新课标即可证明。其次是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时代、社会所赋予的共同性目标,二是办学定位所决定的分层性目标。只有立足“根本”,“大学语文”才能保持“语文”本色,也才能发挥“语文”的功能和价值。当然,“立足根本”,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其它,也不意味着要顾及“根本”的方方面面,“立足根本”的同时,还要做到“切合实际”。所谓“实际”,主要指“大学语文”有限的课时,以及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有限的投入、所学专业对于“语文”知识与技能的要求等。课程定位必须从“实际”出发,否则,必然影响课程的功效。

    推进、深化“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改革还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充分参考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本次调查所以要了解广大师生有关认识与愿望,目的即在此。譬如上文所提及的许多认识:在注重人文性的同时还应注重工具性,尤其要注重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该有符合自身办学特点的教材,并且有学科、专业的差异;教材内容应加强“应用性”和“时代性”,编写体制要灵活多样;学习评价要注重形成性评价;等等——都是值得重视、值得认真研究的。二是要充分借鉴一些名牌大学的改革经验和成果,譬如南开大学的一些做法,成效显著,就值得学习。但不能照搬,因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定位与实际情况同名牌大学毕竟有所不同。

    责任编辑:陈侃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8jyxm127)
    作者简介:徐礼节(1965-),男,安徽潜山人。文学博士,巢湖学院中文系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409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