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选修必修

邓少军:是到了认真学习母语的时候了——大学开设语文课提案出台的背后
【时间:2011/11/22 】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07-07-11 】 【作者: 衡阳师范学院 邓少军】 【已经浏览4292 次】

    2006年底,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教育部提出了在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建议。

    2007年5月10日,《北京晨报》登了一篇不足千字的报道称:“以前英语不及格不能毕业,现在汉语不及格也不能毕业。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北大、清华、北航、南开等多家学校将语文列为必修课。”

    一石激起千层浪。报道被转载后,《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南方周末》等众多报刊媒体纷纷把焦点对准了大学语文。

    但是在5月11日,教育部却声明“并未对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开设作硬性规定”。

    且不管大学语文是必修还是选修,一个不得不让人承认的事实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传承了五千年民族文化的汉语不知何时似乎在悄然淡化出我们的视野:

    写一篇千字文章出现几十个错别字的高中生大有人在;

    大学生表达不清楚、写信不流畅和请假条上错字、病句连篇的现象随处可见;

    北师大1000多名新生在免修大学语文测试中,成绩达80分的仅六七个…… 

    诸如此类事件的不断上演足以让人发出来自内心的感叹——是到了认真学习母语的时候了!

    怀着关切汉语发展的一种复杂而又稍带点喜悦的心情,记者于6月15日下午和27日下午分别走访了衡阳市教育局相关官员和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书记廖杰峰教授。

    汉语教育“外热内冷”

    教育部一官员指出当前汉语教育存在较大“外热内冷”现象。他说:“中国内地在汉语教学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汉语学习的价值有待提高,要意识到汉语的重大作用,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提升华语学习价值,让更多的人学习华语,改变“外热内冷”的局面。二是技术层面,汉语教学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要结合经贸往来因素,把学习专业只是和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提升运用汉语的沟通技巧。

    与此相反,近几年来,国外对汉语的学习却“热情空前高涨”。汉语教学在韩国、印尼、德国、法国等众多南美国家倍受追捧。甚之,在韩国、美国等国家已争先恐后地开设了华语学习班。

    然而,衡阳市教育局高教师范科高科长对此却持有不同意见。“不能说是‘内冷’。总体来说,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都是比较重视汉语教育的,语文的基础地位没有改变。”他不同意“外热内冷”的说法:“大学生汉语在达到一定的基本驾驭文字的水准后,汉语可以作为一门工具,从事专门研究。而国外学汉语只是接受一种基本的技能。”

    对于“外热内冷”这一说法,高科长说,这是一个相对概念。因为“外热”,才显得“内冷”,其中的原因是中国作为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大国,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其他国家如果及时不了解中国、融入中国的话,就很难赶上时代步伐。于是他们纷纷学习汉语,就如同我们学习英语一样。

    但就此次汉语教育被提上国家教育部的议程一事来说,在大学开设语文课无疑是对以往高校过分重视英语教育而忽视母语教育的修正。这给大学里的汉语教学带来了久违的甘露。南开大学一常务副校长说“印象中这还是国家第一次提到要加强语文教学”。

    国人汉语水平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下滑的趋势,是他们学习母语的热情消减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据新浪网的调查,有九成以上的人赞成教育部此次提出的在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建议。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表示,对母语的重视不够非常不正常,“无论到什么时候,对母语的学习都应该是最重要的。”那么,在此情况下,是什么导致了汉语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遭到冷遇呢?

    “英语帝国主义”的侵略?

    汉语,这种作为我们母语的语言支撑了整个民族五千年文化的传承,而如今却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汉语教育水平下降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因为应试教育模式的推行,还是“英语帝国主义”的侵略?

    对记者的提问,高科长马上给予了否定。

    “这不是应试教育的后果——应试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语言能力必须在实践运用中才能提高。从字、词、句到阅读,再到写作,中学阶段学习语文是作为一种工具,是一种最基本的学习。大学里更多培养的是写作能力、演讲与口头表达能力。但是在大学扩招以后,大学生的素质有所降低了。现在就算是中文系的有些学生,写作时也不一定就条理清楚,逻辑分明。”

    “应当辨证地看待目前这种教学模式——不能说有错别字就说是语文能力的下降。语言能力是多方面的,与人沟通的能力、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都应包括。理工科学生出现句子不通顺的现象是多方面的,不能以此来否定教学模式。”

    而中文系廖教授在与记者的交谈中说:“中国现在的语文教育最大的弊病是体制问题,关键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没有改变,从小学到大学,整个语文教学处在一种滑坡状态。”

    对时下有些人提出的国人学习英语热潮是汉语教育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一说法,高科长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汉语地位的下降不能说是因为英语的‘入侵’——首先,学英语是一种紧跟国际发展的需要,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需要。尤其是当代,学英语是一种民族自强的需要,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需要。其次,汉语地位并未下降,表面看上去,在短时间内学习外语很火爆,但汉语的学习是躲藏在背后的,是潜移默化的。”

    “汉语不过级,不能毕业”?

    针对目前汉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矛盾,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下发《关于转发〈高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通知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

    接到通知后,各地高校反映强烈。许多高校中流传着“现在汉语也要过级,如果考试考不过,大学生就不能拿到毕业证书”的说法。

    一时间,众多网友纷纷在网上表明自己对此事件的观点:

    大学生补语文课是高等教育的悲哀,是中小学的耻辱。——易水寒

    现在到了大学,我觉得有自己的选择权利,应该让学生们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学习是自己的事,任何人都不能强加给我们。 ——心海无边

    学好汉语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但要量体裁衣,因地制宜。——狼

    开设语文课我是支持的,但是说要语文基础过关了才能毕业,那也许又会把学生推到又一个过级考试的漩涡中去。——凌若蓝

    尽管5月11日教育部的声明已经对这一“捕风捉影”的说法作了澄清,但《北京晨报》5月10日的报道已经让各大媒体嗅到了大学语文改革如箭在弦的紧张气息。从教育部到各大高校,从大学老师到在校大学生都密切地关注着教育部对此项政策的一举一动。

    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是,教育部的这一规定,又能给汉语带来什么样的转机?这到底是民族文化复兴的号角,还是加重学生负担的前奏呢?

    对于网友易水寒的观点,高科长不敢苟同。他认为这项政策的出台不是对以前教育的“扫盲补课”。教育部的立足点是考虑到汉语的重要性。这是提高大学生语言能力的一种措施和手段,是对基础教育的提高和发扬。反而是强化了汉语教育,人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基础教育。

    对国家教育部的这一政策,衡阳市教科所陈所长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说,大学生加强语文学习不是强迫,只是给学生指引一个方向,引导学生朝着这个方向去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以前的语文学习因为考试,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缺乏实质性的东西。现在到了大学,学汉语的时间多了,关键是方向的问题了。

    但一项政策的出台,总有相应的问题相伴而生。扶持汉语学习无可厚非,让人担心的是这项政策落实后,高校语文教学会不会像网友凌若蓝说的那样,汉语学习又像英语学习一样,沦落进考级的旋涡呢?

    对此,廖教授认为可以打消这个疑虑。他认为汉语学习“培养素质是根本,一味地追求过级,不是开设大学语文的根植所在。”他说,教育部的出发点是好的。因为只有培养好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对中国的优秀文化有全面透彻地了解后,他们才能找到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大学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至于考级漩涡,他相信应该不会出现。如果出现了,也主要是对国外学生和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而言,那就是纯粹的语言教学了,而不是语文教学。

    注重深入灵魂的学习

    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哲学讲座教授杜维明先生说:“我们现在一批年轻学者去西方学习先进思想,汲取了很多智慧,但是由于文化底蕴不够,因为没有根源,他们所吸收的并不是自己的智慧,而只是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跟在西方学者的背后。”

    那么,在现代的汉语学习中,国人应该怎样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找到自己的文化根源呢?事实证明,要想达到这个目的,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深入灵魂”。

    然而,怎样一种教学,才算是深入到了国人心灵里呢?

    华中师范大学徐中玉教授说,怎么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把课讲得优美动听,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同时,廖教授认为作为语文教学的老师,自身知识结构一定要做到博、专、深、新。而学生必须广泛地阅读,只有广泛地进行了阅读,吸收了丰富的语料后才能去写,去钻研。

    廖教授很赞成“语文教育的功能,重要的不是培养多少作家而是把普通民众的写作水平提高到可以胜任一项工作的程度“这一说法。他说,不管是中学语文教学还是大学语文教学,如果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那么这样的教学就是失败的。特别是理工科的有些大学生连学习、工作总结、请假条都不会写,这是语文基本写作能力缺乏的表现。

    对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廖教授没有隐晦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教育方式不能说是急功近利的,这是长期以来的体制问题。但在目前的情况下,高考不可能取消,因为这毕竟是中国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各科教学要想成功,关键是如何改革考试和人才选拔的方式。

    当记者问到“有些网友认为不要给学生汉语考试的压力,应注重一种灵魂上的传教,即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语文的天地里去。你是怎样看待这种说法”时,他说:“这是文学修养的问题。人文素养从某个方面来说就是心灵上的一种净化,文学主要功能是情感上的一种宣泄,情操上的陶冶。”

    “更主要的是学生课外的领悟,学会融汇贯通。老师在课堂讲课带有理性色彩,学生要自己去领悟。在领悟中会带有主观的感性认识,需要经过老师的引导,做到真正的理解。当面对某一文学现象时,学生能调动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培养自己的联想与想象力。”廖教授希翼:高校学生有一种精英文化意识,即追求高雅的情趣。

    全民一起行动

    采访最后,对于能否达到教育部最初的目的,陈所长坦言:这需要氛围,也需要学生理论加实践去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廖教授粲然一笑: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是在修路,路终究还是要学生自己去走的。

    面对记者“这项政策能否推动学习汉语的新一轮热潮”的提问,廖教授在肯定的同时,也表示了一定的担忧:这是好事。但学生如果认识不到位,开100节课都等于是没开,是治标不治本的。前景是比较好的,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整个大学生对母语、对中国文化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学习——当然了,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

    母语文化失语现象和母语及母语文化边缘化现状让我们意识到:传统文化在全球化风暴的旋风下正面临传承危机,令人堪忧。

    在母语及母语文化似乎显得黯然失色的今日,记者呼吁,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老师,抑或是莘莘学子,都应当把传播母语文化当作义不容辞的天职。只有开展全民化的提高汉语水平的学习运动,才有可能再次绽放出汉文化的光芒,使汉文化真正“显赫国内,广传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830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