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家谈

木易:语文学习贵在养成习惯
【时间:2011/10/2 】 【来源:《上海海事大学学报》1982年03期 】 【作者: 木易】 【已经浏览2741 次】

教学小札

    这学期,我院大部分专业都开了《大学语文》课。这门课曾叫作《汉语》,也有地方叫《中国语文》或《大学国文》,过去也叫过《大学一年级国文》,即《大一国文》,总之性质是同样的。虽然朱自清、叶圣陶等老师曾讲过这门课,但那是老早的事了。它停得很久,后来才在各个高校先后恢复,至于这样大面积地开设,还是近年以来的新事。所以,这是一门新开的老课。

    怎样通过这门课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关于这一点,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学习语文是为了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这一点一定要明确,一定要努力去做到;不然,学到结果,可能所得无几,甚至一无所获。

    语文课是一门实践课,而不是一门理论课(当然也结合课文讲点文学史和文学理论),所以讲究的是“会”,而不仅要求“懂”;要靠“养成”的功夫,而不可满足于“理解”。中国人学中国语文,养成语文的良好习惯,主要靠练就敏锐的“语感”,而不是靠硬啃“语法”。要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必须靠练,多练,反复练。

    《大学语文》的练,不外乎一个“练读”,一个“练写”。读是吸收,写是表达。吸收得要正确、充分而且迅速,表达得要恰如其份,恰到好处,“十八般武艺”最好能件件拿得起,用得上。练到什么程度才算好了呢?那就是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似乎是从本能上去抵制和排斥不正确的语文现象;读到一句不通的句子,似乎觉得牙齿被震得作酸,写了一篇不顺的文章,老觉得心里不痛快。到了这种地步,语文的良好习惯可说养成了,语文学习的目的可说基本达到了。

    这里只说“练读”。学古文靠读,就是古人说的吟诵,今天在公共场合不便高声,那么至少做到默读,就是在心里自己一字一句地读下去。对范于文,可不行“一目十行”。读了才会辨别味道,才能领略其中的妙处。韩愈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他的《进学解》里有几句话:“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韩愈继承儒学,所以对于作为儒家经典的六艺写为“吟”,就是吟诵,孜孜以求,反复涌读,而对于其它各家著作,只写为“披”,就是披阅,只求浏览,一带而过。古代文籍总分为记事(如《春秋》)、记言(如《国语》)两大类,有的须“提要”,有的须“钩玄”,用词是很准确的。又如,里面又写道:“抵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老、眇、绍、倒押韵,读了才觉得有味道。这篇文章还说韩愈“头童齿豁”。“童”是童山秃秃,“头童”就是头发秃光了。“豁”是大洞一般地敞开,《桃花源记》有“豁然开朗”的句子。“齿豁”就是指嘴巴一张象一口大洞,里面的牙齿都掉了。这个“豁”字用得传神,“齿豁”远比“齿落”、“齿尽”都好。这些妙处,须靠多读才能体会。这样,以后一见好文章,就能逐渐体味它的好处,多读之后还能觉得“满口生香”;而见到不好的文章,就会从心理上自然产生抵触以至排斥的感觉。

    学现代文,比如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大作家的范文,也须讲究读。

    还有一个“练写”的事。这里暂不说了。

    练到了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那是比什么“文章作法”之类还要有用得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915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