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百科 > 信息时代

吴传飞:中国网络语言研究概观
【时间:2011/8/25 】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11月 第32卷第6期 】 【作者: 湖南文理学院中文系 吴传飞】 【已经浏览4923 次】

    摘 要:中国网络语言研究有四大内容:一是收集整理中国网络用语,出现了3本网络语言词典;二是关于网络语言的概念和结构,结构有两种表现形式——“网络行业语”和“网民常用词语”,而网民常用词语又分为七大类,若干小类;三是关于网络语言产生的四种主要原因;四是对待网络语言的九种态度。述、评、论三结合,展示出了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状况。
    关键词: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研究;概观

   中国网络语言是1994 年4 月中国正式加入Internet 之后才逐步形成起来的,还不到10 年的时间。而中国网络语言的研究又是伴随着中国网络语言的出现而产生的,那研究的时间就更晚了。据笔者考察,中国网络语言研究的真正成果还是近5年才渐渐问世的,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获得了进展:

一、收集整理中国网络用语

    到目前为止,出现了3 本网络语言词典。2000年10 月,海南出版社出版了易文安先生编著的《网络时尚词典》,它是中国第一本网络语言词典。这本词典打破了传统词典的索引式编排,从网络用语的类型对词语进行重新组合,分为网络时代的暗语、俗语、专业术语、机构与公司、数字语言等几个大类。2001 年6 月,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了于根元先生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共收录词语1300 多条。该词典是按照辞书编纂的特点要求进行的,条目用汉语拼音音序排列,释义简明通俗,例证丰富。该词典是迄今为止由语言学界参与编写的第一本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第三本就是:2003 年6 月由众多网友编辑的网络专用词典《金山鸟语通》[1] ,对两三年内网络语言中创新的部分作了整理归纳,收集了千余个网络聊天专用词语。它并未出版,它的形式是以开放的网络文本为载体,通过超链接成为了各论坛的热点,并提供给广大网虫在转贴中不断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充。

二、关于网络语言的概念和结构

    (一) 关于网络语言的概念

    网络语言的概念经过了两个阶段,有两个义项: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而现在一般认为是指后者——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主要用于网络论坛、网络留言板、虚拟聊天室等。

    (二) 关于网络语言的结构

    关于网络语言的结构,或者说网络语言的构成,综合各家看法[2] ,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与计算机联网或上网活动相关的名词术语,是一定行当和领域的专业术语,可称为“网络行业语”。例如:

    A. 联网、上网、登录、下载、点击、聊天室、防火墙等等。
    B. 网友、网虫、网吧、网恋、爬网、黑客、上网族等等。
    C. 猫(modem , 调制解调器) 、瘟酒吧(windows98) 、伊妹儿(E2mail ,电子邮件) 等等。

    另一种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 上的常用词语,可称为“网民常用词语”。这类词语个性化色彩强,生动风趣,人情味浓,简洁省事。大致可分为七大类,若干小类:

    1. 缩略简称类

    (1) 汉语拼音缩略。如:
    JJ = jiejie (姐姐) MM = meimei (妹妹或美眉) GG= gege (哥哥) DD = didi (弟弟) PMP = pai ma pi (拍马屁)

    (2) 英语词语缩略。如:
    BB = byebye (再见) VG=very good (很好) BF =boyfriend (男朋友) GF = girlfriend (女朋友) BTW= by the way (顺便说) CU = see you (再见)

    2. 谐音替代类

    (1) 汉字谐音替代,或普通话谐音,或方言谐音。如:
    斑竹= 版主:与竹子没有任何关系,它指的是BBS 的管理员。大虾= 大侠:在网上,网络高手称为“大虾”。“大虾”既有“大侠”之义,又有形象性,喻指那些坐在电脑旁,弓着背,犹如大虾。美眉= 妹妹:网上美女妹妹称“美眉”,因为妹妹(姑娘) 的眉毛是构成美貌的关键因素之一。偶= 我

    (2) 数字谐音替代。如:
    345 = 相思苦 9494 = 就是就是 8147 = 不要生气 886 = 拜拜了 520 = 我爱您 258 = 爱我吧 5377880 = 我想亲亲抱抱您 53719 = 我深情依旧

    (3) 英语音译。如:
    荡= download (下载) 3X = thanks 3ku =thank you

    3. 数字会意类
    用一定的数字象征某种含义。如:
    100 或10 表示很完美 1775 表示我要造反(1775 年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年) 0001000 表示我很孤独 13579 表示此事真奇怪(13579 都是奇数) 007 表示秘密

    4. 童言赘语类

    故意用重字法模仿儿童语,故作天真,或故意用累赘语作嗲味。如:
    东东= 东西 漂漂= 漂亮 坏坏= 坏蛋 一般般= 一般 一下下= 一下 难过死掉了= 难过死了 累死掉了= 累死了

    5. 旧词新义类
    将日常语言中的词语,在网络上运用之后另赋新义。如:
    帖子——网络论坛上发表的文章或电子邮件 灌水——网络论坛中乱发帖子 潜水——聊天室里长时间说悄悄话 青蛙——男网虫 恐龙——女网虫,尤其指姿色欠佳的女网虫

    6. 双语混杂类
    句子或词组里,同时用汉语词和英语词;甚至将一个英语词分解成英汉两部分,或取各自的义,或取各自的音。如:
    小Case = 小事一桩 我I 你= 我爱你 B4 =Before (从前,后面的音节读音同Four ,即4)  B2B =B to B(企业对企业的网上交易,To 与表示2 的Two同音)

    7. 符号组形类
    将标点符号、特殊符号、数字和字母等组合在一起,模拟一定的面部形态,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象征某种意义。这些符号组形是一个常用字符组成的画,看起来像一张脸。这是一套眉目传情的文化,而且国际通用。你只要向左偏一下头,就可以贪图其中的乐趣。:-) 这是张普通的基本笑脸,通常加在句尾或文章结束的地方,表示开玩笑的意思。其中冒号是眼睛,横杠是鼻子,右括号是笑的小嘴巴。这样的符号组形有很多,大致可分为四类:

    (1) 标点符号特殊符号组形。如:
    :- ? 表示抽烟斗 :2@表示络腮胡 :2 = ) 表示日本胡 :22 表示悲伤 ( : &表示正在生气 :2 !表示不屑的笑 &:2) 表示头发是卷的 :2{ 表示抿着嘴(^2^) P表示不必歪头的欢呼 ? 2 ? 表示瞪着眼睛(本站按:此处错码,随它去,很无聊)

    (2) 标点符号数字组形。如:
    8-) 表示睁大眼睛 :-7 表示火冒三丈 :-1 表示平淡无味的笑

    (3) 标点符号字母组形。如:
    :-q 表示正在抽烟 :-P 表示吐舌头 :-S 表示语无伦次 :-I 表示吸烟族 T-T 表示流泪

    (4) 特殊符号组形。如:
    ^@^ 表示小猪^-^ 表示不必歪头的笑脸

三、关于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

    网络语言是一种言语现象,也是一种时代现象、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网络语言的形成与时代、社会和文化密切相关。

    (一) 中国网络时代的到来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物质载体

    国际互联网( Internet) 是20 世纪末最激动人心的事情,从1989 年开始进入我国[3] ,从而揭开了中国网络时代到来的历史序幕。1994 年4 月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 Internet) [4] (P3) 。从此,中国计算机网络用户经常坐在屏幕前进行沟通。起初,“词不达意”或“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情景常常发生;后来,经过网络用户的约定俗成,网络上就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这就是网络语言。网络为网络语言的形成提供了物质载体。

    (二) 网络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最佳环境

    网络这种工具本身提供给人们很多创造语言的灵感。当人们用汉字、数字、符号、字母来尽情组合、改造词语的时候,甚至用谐音、怪词、错字、别字来玩语言游戏的时候,享受到的是一种创造的快乐和一种打破传统语言规范的犯禁的快感。在网上,人们很容易将本性表露出来,少了伪装,多了轻松和自然,这也正是网络语言使用的最佳环境。

    (三) 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社会背景

    改革开放带来的政治民主、经济繁荣、文化交流活动的空前活跃以及新事物、新观念的层出不穷,这是网民们乐于创造、敢于创造、便于创造的重要的社会背景。网络语言的重要特点就是与传统语言不一样,就是标新立异,就是求新求异。如果缺乏宽松的社会环境,网民们哪敢放开思路、张扬个性,去大胆创造形形色色的网络语言呢? 如果没有广泛的文化交流,外语中的某些表达法又怎能运用到网络语言中来呢?

    (四) 人们文化素质的提升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保证

    网络语言主要出现在网络论坛、网络留言板和虚拟聊天室中,受制于特定的交际环境。这一交际环境要求使用者必须懂电脑,必须会上网,必须多少懂点外语。而当今中国会使用网络语言的正是具备中等或中等以上文化程度、并且略懂外语的年轻人。这批年轻人相对于他们的父辈来说,其文化素质普遍提升了,这就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保证。

四、对待网络语言的若干态度

    关于网络语言,报刊网络上发表了好些文章进行讨论。归纳起来,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至少有以下九种:

    (一) 对网络语言提出尖锐批评,完全持否定态度。认为网络语言是语言垃圾、语言污染,是档次极低的胡言乱语。譬如,2000 年第10 期《语文建设》上就发表了一篇标题为《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的文章[5] 。

    (二) 认为网络语言会威胁传统语言的纯洁性,必须加以限制和规范。譬如,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员陈克鸟提出:网络语言的泛滥会影响人们正规语言的使用。量变会引起质变,习惯会成为自然,一旦年轻人有了长期使用网语的习惯,其正规语言的运用能力就会下降。这对语言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再进一步,对年纪更小的孩子来说,在未掌握语言规范之前就过多地被不规范语言熏染,对其今后的成长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管理规定,以正确引导、转变网语的不规范使用[6] 。

    (三) 完全肯定网络语言。或认定网络语言是“新新人类”的“新新话语”,要加以推广和应用,是网络时代语言发展的标志之一。或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社会方言”,称赞其简约性、丰富性、开放性、形象性等等[7] 。

    (四) 完全肯定网络语言。呼吁家长、老师别拒绝网络语言的学习。譬如,2003 年6 月6 日《北京晚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上网说话请用网语》的文章:“每一种语言都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如果你拒绝学习某种语言,那么同时也就等于被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和圈子拒绝。所以,家长、老师别拒绝网络语言的学习。”

    (五) 承认网络语言存在的合理性,但要分清楚运用的环境。认为网络与现实还是有区别的,现实中还是严肃一点、正规一点好,免得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8] 。

    (六) 承认网络语言存在的合理性,认为网络语言的存在只是语言的运用问题,不必大惊小怪。譬如,复旦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授申小龙认为:网络语言是现代人掌握的无数种语言表达方式之一,这只是语言的运用问题,好比文言文和白话文、书面语和口头语甚至普通话和方言等,只是运用时的环境不同而已。网虫们使用网语聊天,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增加娱乐性和标榜个性,这也是现代人面对压力在网络中的一种宣泄方式,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此外,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大都是已掌握正规语法的成年人,并在固定的范围中使用,只是为了适应网络聊天这样独特的氛围而产生的,并将在整个社会语言变化环境中处于潮头[1] 。

    (七) 承认网络语言存在的合理性,对待网络语言要采取宽容态度,要用柔性原则去规范。譬如,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张德鑫先生认为:对新生词语的产生和“入境”首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如吕叔湘先生所谓“宁滥勿缺”,此谓“有容乃大,厚德载物”也;对新生词语的规范原则,要变过去的消极规范(或曰刚性规范) 为积极规范(或曰柔性规范) ,化刚为柔,以柔克刚,树立一种柔性的规范观来拥抱多姿多彩的新生词语;柔性原则主要表现在尊重约定俗成,约定俗成是无可替代的客观伟力,体现了语言特别是语汇发展过程中“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9] 。

    (八) 承认网络语言存在的合理性,对待网络语言要规范、依法管理、道德约束、教育等手段交叉进行。譬如,北京广播学院语言传播研究所所长于根元教授认为,首先应制订网络新词新语规范的基本原则,研究哪些词语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国家相关部门和各个网站应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规范引导网络语言的正常发展,对一些粗俗的、不文明的语言现象要制止。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提高网民的素质和水准[10] (P194) 。

    (九) 承认网络语言存在的合理性,对待网络语言不强调规范,而更相信语言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语言的自我排污能力。譬如,南京大学王希杰先生曾说过:“语言的规范化工作并不是一点儿作用也没有,但是同词语自身的矛盾运动相比较,则是微乎其微的,有时是微不足道的,功盖天地的可能性是很少的……从宏观上看,人类的语言基本上都处在人类自觉的语言规范化运动之外,但是所有的语言并不是从混乱走向混乱的,正好相反,人类的语言都从混乱走向了有序。当词语处在局部混乱状态的时候,当它远离平衡状态的时候,它具有自我组织的能力,它能够自我调节,自动从局部混乱走向有序,人们的语言规范化工作比起语言自身的这一自我组织、自我调节的功能来,显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11] 李行健先生在《文汇报》上发表的《语言发展不能靠流行语推动》一文中也说:“语言在自身发展中有很强的自我清洗排污的能力”。[12] 这就是说,网络语言中好的和积极的东西,有利于和能促进语言健康发展的东西,不是靠规范,而是靠社会的过滤,吸收进全民语言中来。其余的就只能昙花一现,最终进入历史的语言垃圾堆了。

    以上提到九种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不管态度如何,网络语言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将遵循“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存在着。网络语言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顾一琼. 网络语言泛滥影响正规语言? 网语词典引争论[J] . CCTV. com电视批判,2003 , (3) :24.
    [2]林纲. 网络用语的类型及其特征[J] . 修辞学习, 2002.(1) . 劲松,麒珂. 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J] . 语文建设,2000 , (11) . 张韬. “网语”漫画[J] . 语文建设, 2000 ,(7) . 张韬. 网络符号小辞典[J] . 语文建设, 2000 , (6) .刘洁. 我看网络聊天语[J] . 语文建设,2000 , (10) . 邝霞. 网络语言——一种新的社会方言[J] . 语文建设,2000 , (8) . 郑远汉. 关于“网络语言”[J] . 语言文字学,2002. (11) . 海中. 网络语言知多少[J] . 望,2001 ,(1) . 仲洁. 中文网络语码混用及变异现象[J]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1 , (1) . 钟吉娅. 网络语言的特点和规范探析[J]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 (6) . 杨文虎. 网语浅析[J]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 (6) . 于根元. 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 .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林纲. 网络用语的类型及其特征[J] . 修辞学习, 2002.(1) .
    [4]于根元. 网络语言概说[M] .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5]闪雄. 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J] . 语文建设,2000 ,(10) .
    [6]顾一琼. 网络语言泛滥影响正规语言? 网语词典引争论[J] . CCTV. com 电视批判200326224 ;顾一琼. 网络语言再度引起争论. 有人担心威胁传统语言,www. 163.
com ,2003 , (6) :18.
    [7]邝霞. 网络语言——一种新的社会方言[J] . 语文建设, 2000 , (8) .
    [8]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水火不容? 水乳交融? [J] . 大江网2003 , (6) :18.
    [9]张德鑫. “水至清则无鱼”——我的新生词语规范观[J] . 语言文字学, 2001. (4) .
    [10]于根元. 网络语言概说[M] .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1]钟吉娅. 网络语言的特点和规范探析[J]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 (6) .
    [12]劲松,麒珂. 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J] . 语文建设,2000 , (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593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