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百科 > 文章选登

李宇明:《论语》之论语
【时间:2011/4/26 】 【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年第4期 】 【作者: 李宇明】 【已经浏览6470 次】

  要 《论语》基本上是带着语言伦理学的眼光来看待语言的,主要论及慎言恶佞、言行相副、言而有信、言语合礼、言必有用、言当雅顺等。本文系统梳理了《论语》对语言和语言行为的论述。

关键词《论语》;先秦;语言学

 

《论语》是记述孔子言行的儒家基本经典,其中也有少量孔门弟子的言行记录。《论语》中专门论述语言的内容虽然不多,但直接或间接涉及语言之处却也不少。《论语》之对语言及语言行为的论述,即“《论语》之论语”,主要包括慎言恶佞、言行相副、言而有信、言语合礼、言必有用、言当雅顺等,还涉及当时其他方面的一些语言行为规范。本文将《论语》中关于语言的记述摘录下来,依照内容梳理分类,稍作分析。本文所用版本为《论语注疏》,魏何晏注,宋邢疏,今人朱汉民整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慎言恶佞

 

慎言是《论语》最重要的语言态度,有许多章句都述及“慎言”。例如: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p12)

(2)子张问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为政,P22)

(3)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子张,P300)

(4)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先进,P161)

 

(1),孔子提出“敏于事而慎于言”,是慎言的基本主张。例(2),孔子告诉子张的求禄之法是“言寡尤,行寡悔”,而要做到“言寡尤”,需要博学多闻,不懂得的付之阙如,即使没有疑问的也须慎言。例(3),陈子禽说孔子未必比子贡贤,子贡责其出言要慎,因为一句话就可以判定人之智与不智。②例(4)记述南容读白圭之诗,反复三次。《诗·大雅·抑篇》:“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正义曰:“白玉为圭,圭有缺损,犹尚可更磨鑢而平,若此政教言语之有缺失,则遂往而不可改。为王者,安危在于出令,故特宜慎之。是诗人戒其慎言。南容之心,亦欲慎言,故三复读此也。”(P161)孔子以此知道南容懂得慎言之重要,竟因此而将侄女嫁给了他。

《论语》对慎言讲求极甚,乃至讲求到“木讷”、“无言”的程度。例如:

 

(5)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P58)

(6)子曰:“刚、毅、木、讷近于仁。”(子路,p204)

(7)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P247)

 

《论语》讲求慎言,自然也就反对“巧言”和“佞辩”。先看《论语》关于“巧言”的记述:

 

(8)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P4)(阳货,p273)

(9)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p74)

(10)子曰:“巧言乱德。”(卫灵公,p245)

(11)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阳货,p273)

 

(8)《学而》《阳货》重出,例(9)还把左丘明请出来,意在强调仁者应“直言正色”,不应“巧言令色”。例(10)甚至认为“巧言乱德”。正义的解释是:“有言者不必有德,故巧言利口则乱德义。”(P245)(11)更认为“利口”(巧言)可覆邦国。汉代孔安国传曰:“利口之人,多言少实,苟能悦媚时君,倾覆国家。”(p273)

下面是关于佞辩的一些章句:

 

(12)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P257)

(13)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公冶长,P61)

(14)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先进,P171)

 

(12)中,孔子把“友便佞”③列为“损者三友”之一。例(13)赞扬冉雍“仁而不佞”,指出佞者伶牙俐齿,常遭人憎恶。例(14)子路佞辩,孔子生气地说:“是故恶夫佞者”。

从这些例子及相关的分析可见,《论语》所谓的“巧言”、“佞辩”,或言实不符,或文过饰非,或有乱德之嫌,或有谋利之私,绝不是口才意义上的“能言善辩”。事实上,《论语》虽然主张慎言,虽然反对巧言佞辩,但并不简单地反对言语口才。例如:

 

(15)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先进,P16o)

(16)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p207)

(17)子曰:“不有祝之任,而有宋朝之美,难免乎于今之世矣。”(雍也,P85)

 

(15)记述孔子培养有像宰我、子贡这样的能言语辩说、出使四方的外交人才。正义曰:“若用其言语辨说,以为行人,使适四方,则有宰我、子贡二人。”(P160)(16)中,孔子指出“有德者必有言”。例(17)还赞扬祝鮀之口才。

 

言行相副,言而有信

 

《论语》重行,主张言行相副,反对言过其行,甚至言而不行。例如:

 

(18)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P223)

(19)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公冶长,P65)

(20)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P21)

(21)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子罕,P135)

 

此四例都涉及言行关系。例(18)指出君子以言过其行为耻。④例(19)是孔子因宰予白天贪睡不学而得的感受。孔子斥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而且因此改“听其言信其行”为“听其言而观其行”。例(20)孔子告诉子贡,君子说而能行,言行相副。例(21)指出,听到批评能从而改过,有教益之言能从而行之,才是可贵的;从而不改,悦而不行,是“形服而心不化”,对这种人真是无可奈何。⑤

《论语》讲信。言与信的关系十分密切,君子应言而有信。例如:

 

(22)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P8)

(23)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卫灵公,p236)

(24)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子路,P202)

 

(22)(23)指出“言而有信”、“言忠信”。例(24)是孔子回答子贡“何如斯可谓之士矣”的提问。从更高的层面上看,儒家认为“义不必信”、“言可反复”。例如:

 

(25)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学而,P12)

 

正义解释说,此章讲信与义之不同。“人言不欺为信,与事合宜为义。若为义事,不必守信,而信亦有非义者也。言虽非义,以其言可反复不欺,故曰近义。”(P12)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看,例(24)中孔子认为,言必执信,行为果敢,虽未必合君子之道,但也可以算作士行之属。

看到《论语》这些言行相副、言而有信的论述,可以从一个方面理解君子慎言。例如:

 

(26)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P57)

(27)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宪问,P220)

 

此两例从正反两面讲言行须一致。古人不随便出言,担心言而不能躬行。大言不惭者,言行常难相副,其言常不可信。

 

言语合礼

 

“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语言行为要合乎礼。例如:

 

(28)颜渊问仁。……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P177)

(29)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P259)

(30)入太庙,每事问。(乡党,P154)

(31)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八佾,P40)

(32)入公门,……其言似不足者。(乡党,P142)

(33)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乡党,P139)

(34)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P56)

 

(28)颜渊问仁,孔子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听,非礼勿言”是“克己复礼”的四目之二。例(29)提出要“畏圣人之言”,不能“侮圣人之言”。例(30)(31)都是记录孔子入太庙祭周公之事,祭奠大礼,孔子当然懂得该如何做,但仍然每事必问,以示慎重。孔安国传曰:“虽知之,当复问,慎之至也。”(P40)(32)-(34)讲孔子入国君之门、处庙堂之上、于乡党、谏父母等语言行为,皆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⑥的礼教秩序。

 

言必有用

 

《论语》主张不谈无益之事,无用之事。例如:

 

(35)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P124)

(36)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P102)

 

(35)记述孔子很少谈论“利、命、仁”。这里的“利”不是“小人喻于利”⑦之小利,而是“大利”,是“君子利益万物,使物各得其宜,足以和合于义,法天之利也”(P124)。“命”指“天之命”。由于“利、命、仁”三者常人罕能及知,言之无用,故而孔子罕言。例(36)记述孔子不谈“怪、力、乱、神”。“怪”为怪异之事,“力”为由力而不由理之事,“神”为鬼神之事,皆无益于教化;“乱”为臣弑君、子弑父之类,是君子“不忍言”之事。

正因为《论语》主张不谈无益、无用之事,所以不言则已,言必有中。人有可与言者,有不可与言者,可与言者言,不可与言者不言。例如:

 

(37)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先进,P165)

(38)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P238)

(39)子夏曰:“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子张,P294)

 

(37),孔子夸奖闵子骞“不言则已,若其发言,必有中于理。”例(38),孔子认为智者既不失人也不失言,与可与言者言,与不可言者不言。例(39),子夏认为应先取得君主的信任,然后才能谏诤之,否则有害无益。理解《论语》言必有用的论述,也可以更进一步理解慎言的主张。

 

言当雅顺

 

雅顺是《论语》对语言行为的重要评价标准。雅者,正也。从《论语》的记述来看,孔子时代已经有雅言与方言的区分。例如:

 

(40)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述而,P105)

(41)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述而,P101)

 

(40)“互乡难与言”,郑玄注:“互乡,乡名也。其乡人言语自专,不达时宜……”(P105)互乡人讲的话别人听不懂,大约是一种特殊方言。例(41)记述孔子在读《诗》、《书》等经书和礼仪活动时,都使用雅言。雅言即当时的通用语。上两例表明当时已有雅言与方言的区别,孔子是双言人,他在重要的活动中使用雅言。

雅不仅指雅正,还包括文雅。孔子有“辞达而已矣”⑧的名言,认为说话不需要艳辞丽句,⑨但这只是强调表达要“实”。易经中引孔子语也有“修辞立其诚”句⑩。但是孔子并非反对文采。请看:

 

(42)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季氏,P261)

(4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P86)

(44)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犬羊之。”(颜渊,P181)

(45)子日:“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宪问, P210)

 

(42)是孔子之子伯鱼转述他与孔子的一段对话。据说孔子办学所设课程就有《诗》,认为修身当先学《诗》,⑾《诗》可以兴、观、群、怨,可以事君父、广见闻。⑿春秋之时,外交、政论、友谈,都离不开《诗》,所以孔子告诉伯鱼“不学诗,无以言”。引《诗》述见,自然有文采。例(43),孔子论述“文”与“质”的关系,主张文质兼顾。例(44)子贡用虎豹、犬羊之鞟的比喻来反驳棘子成关于君子只“质”不“文”的反问。例(45)讲郑国起草“政命盟会”等重要文件,要四位大夫参与其事,不仅要辞义通达,而且还通过修饰润色使其华美。这都说明孔子主张说话为文,应有文采,只是要文质兼备、不能因辞害义罢了。

言语不仅要“雅”,而且要“顺”。例如:

 

(46)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P193)

(47)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P242-243)

(48)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P207)

(49)曾子言曰:“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泰伯,P113)

(50)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宪问,P227)

 

(46)为研究先秦语言学史者所常引,是先秦涉及政治学、逻辑学、训诂学等“名实之论”的较早例子。“正名”是“言顺”的基础,“言顺”是“事成”的基础。所以“正名”乃为政之先,“言顺”乃为政之重。例(47)“孙以出之”意为“出言顺畅”,是君子德行之一。

就《论语》而言,言顺不仅可以成事,而且也具有保身安、避恶言的重要作用。例(48)反映了儒家通时达变的处世策略,当邦国清明有道时,可以直言直行,不随世媚俗;当邦国无道时,行虽直但言要顺,以避当时之害。例(49)中,曾子将“出辞气”看作君子所贵崇的三事之一,正义曰:“……出辞气,能顺而说之,则无鄙恶倍戾之言入于耳矣。”(P113)避恶言也是贤者四避之一,如例(50)

 

其他

 

《论语》关于语言的记述相当丰富。除了上面列举的之外,还有如下一些:

 

(51)食不语,寝不言。(乡党,P151)

(52)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乡党,P156-157)

(53)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宪问,P213-214)

 

(51)(52)指出吃饭、睡觉时不言语,车内不急言等,这是不同环境中的语言行为规范。例(53)是公明贾回答孔子的话。人传公叔文子“不言不笑不取”,其实公叔文子是“时然后言”、“乐然后笑”、“义然后取”。这也是在讲说话要合乎时宜。再如:

 

(54)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P260)

(5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P68)

(5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P292-293)

 

(54)君子“九思”中,有三思牵涉到语言行为:听思聪,言思忠,疑思问。这里需要特别注意“问”,问是达到博学、解惑等的重要途径,博学而智是儒家的重要追求。例(55)提倡“不耻下问”,例(56)认为“切问”(不泛问)解惑,“仁在其中矣”。又如:

 

(57)孔子曰:“事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P258)

(58)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P45)

(59)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P243)

(60)子曰:“道听而说,德之弃也。”(阳货,P272)

(61)子路问成人……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受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P212-213)

(62)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张,P293)

 

(57)指出事君的三种过失:躁(未及言而言)、隐(言及而不言)、瞽(不察言观色而言)。告诫“审慎言语之法”。例(58),宰我回答鲁哀公关于社主的提问,其解释中有不实虚妄之词,这段话本为提醒宰我以后说话要慎重,但“已成之事不复解说,已遂之事不复谏止”也可以看作孔子的语言主张。例(59)-(61)提出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不道听途说、不忘当年说过的话许过的诺。例(62)认为君子言辞严正而无佞邪。这些都为历代儒家所尊崇,有些还为今人所遵循。

《论语》还有“以言知人”的章句。智是儒家重要的认识论范畴,也是与仁、勇并论的伦理学范畴。⒀言语是心灵之窗,通过言语可以“知人”致智。例如:

 

(63)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颜渊,P185)

(64)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颜渊,P189)

(65)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P308)

(66)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哉矣!”(卫灵公,P242)

 

(63)赞扬子路有明断笃信之德。古人懂得须根据原告、被告两方言语才能决断狱讼。而子路听一方之辞即可明断狱讼。子路不预先许诺,怕临时变故,诺不能兑现。例(64)讲察言语,观颜色,知人所欲。例(65)直接提出“不知言,无以知人”的命题。例(66)讲,若人与朋友聚,终日不谈及仁义之事,又好耍点小才智,这样的人难有所成。

 

结语

 

《论语》的时代,还不可能把语言本身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自然也不大可能产生关于语言自身的专门学术理论。但是,语言是人类的重要行为范畴,人们在观察社会、谈论人事时,必然会论及语言。《论语》基本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述及语言的。进一步考察上面60余条从《论语》中撷取的涉及语言的记述,可以有以下体会:

1、《论语》基本上是带着语言伦理学的眼光来看待语言的。它把语言看作思想的外在表现,是仁、义、礼等的外显形式之一,体现着人的品位类属。论语提出了“言与行”这对重要的语言伦理学关系,由之提出了言行相副、言而有信、慎言恶佞等儒家的语言伦理。

2、《论语》是中国应用语言学的滥觞,涉及到不少语言应用的规范和对语言行为的态度。《论语》关于言语合礼、言必有用、言当雅顺等主张,关于以言知人等论述,具有丰厚的社会意义,且能引发当今语言学者的诸多学术思考。

3、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荀子》、《墨子》等也有不少涉及语言的论述,但它们没有像《论语》这样广泛涉及语言的,可以说《论语》是先秦语言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与《荀子》、《墨子》等一起构建了中国早期的语言学思想库。由于《论语》及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使得《论语》对语言和语言行为的论述,对后世发生了而且还正发生着重要影响。钱玄同在《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中说:“而千年来所谓学问,所谓道德,所谓政治,无非推衍孔二先生一家之学说。”⒁把孔夫子说成“孔二先生”的确不敬,但其论断还是正确的。研究《论语》关于语言的记述,不仅有利于了解先秦的语言学思想,而且也能帮助把握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的语言意识与语言规范。

4、《论语》为记言体著作,并不见得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孔子的思想,有些方面的记述是只言片语的,可能导致后代理解上的偏差。例如后人对《论语》关于文采、巧言的思想,理解得就未必全面。我国的口才教育到了现代才受到重视,或许与对文采、巧言的偏颇理解有些关系。此外,要全面理解孔子的语言学思想,还应将其他书中记录的孔子言行一并考察。⒂例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孔子语:“言之无文,行而不远。”⒃《礼记·表记》辑孔子语:“情欲信,辞欲巧。”⒄。结合此二例或能更全面地把握孔子对文采、巧言的态度。

 

附注

①本文的例子出处,前面是篇名,后面是《论语注疏》的页码。行文中只注页码者,亦为《论语注疏》的页码。

②正义曰:“……君子出一言是,则人以为有知;出一言非,则人以为不知,既由一言,则其言不可不慎也。”(P300-301)

③便:辩。佞而辩。

④正义曰:“此章勉人使言行相副也。君子言行相顾,若言过其行,谓有言而行不副,君子所耻也。”(P223)

⑤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颜渊,P178)《论语》这一章句是讲为仁不易,谈论仁也不容易。虽然讨论的是“仁”,但也许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言行观:“为之难者言亦难”。

⑥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P184)

⑦里仁,P56

⑧卫灵公,P248

⑨孔安国传曰:“凡事莫过于实,词达则足矣,不烦艳文之辞。”(P248)

⑩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周易正义·乾》,P18)

⑾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Pl15)正义曰:“兴,起也。言人修身当先起于诗也。”

⑿子曰:“小子何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P269-270)

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P137)

⒁见张岱年主编(1993)P18

⒂张岱年主编的《孔子大辞典》指出:“关于孔子言行的最可靠的资料,是《论语》和《左传》中的记载。此外,《孟子》书中引用的孔子言论,《礼记·檀弓篇》记载的孔子同弟子的对话,也较可靠。”(P3)

⒃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P232)

⒄见《礼记正义》卷第五十四,P1745

 

参考文献

  1998  《中国语言文字学通史》,广东教育出版社。

戴昭铭1998  《规范语言学探索》,上海三联书店。

胡奇光1987  《中国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濮之珍1987  《中国语言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邵敬敏、方经民1991  《中国理论语言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

张岱年主编1993  《孔子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赵振铎1988  《训诂学史略》,中州古籍出版社。

《论语注疏》(何晏注、邢昺疏、朱汉民整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礼记正义》(郑玄注、孔颖达疏、龚抗云整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周易正义》(王弼注、孔颖达疏、卢光明、李申整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左传))(蒋冀骋标点),岳麓书社1988年。

 

(李宇明,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此文发表于《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4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274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