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一国文 > 附:大语史

梁剑宏:大学语文课程教材与教学资源的发展历程研究
【时间:2010/11/21 】 【来源:2009年11月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4卷第6期 】 【作者: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梁剑宏】 【已经浏览5424 次】

    本站按:另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署名董晓玲的文章《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历程及发展趋势研究》,内容基本一样,发表时间也相近,但董文注释引用了梁文资料,故当后出,本站不重复上传(尽管董文还褒扬了我的网站)。

  摘 要:大学语文课程自上世纪开设以来,已走过50多年的发展之路,这一发展历程是教育界对该课程的定位、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和推进的过程,对这一历程的脉络进行梳理,有利于今后不断提高该课程建设的水平。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材;教学资源;发展历程

  自20世纪30年代中国高校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时称“大一国文”),这门课程已走过50多年(其间1952年至1978年停止开设)的发展历程。这50多年,是开展语文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逐渐被揭示、被明确的过程;是教育界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对这一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和梳理,对于今后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语文高等教育的奠基阶段

    “大学一年级普遍添设国文课程,是民国二十七年(1938)开始的”[1]。虽然当时教育界出于对“大学新生国文程度差”的普遍认识而添设了这门课程,但是,这门课程从设置以来,就伴随着不同的意见。

    1.几种代表性的语文高等教育观。这一阶段,教育界对于在高等学校开展语文高等教育的认识,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念:第一,强调思想熏陶,附带语文能力训练。代表人物是魏建功。他认为“大学国文内容方面也是中国学术思想,也是中国文学,而形式方面主要的是语文训练”[2]。魏建功是立足于语文高等教育与语文基础教育应具有不同功能的思考,才提出如此主张的。第二,强调语文能力训练。代表人物是朱光潜。他认为“大学国文不是中国学术思想,也还不能算是中国文学,他主要地是一种语文训练”,“大学国文就应选训练阅读和写作两种能力为标准”[3]。第三,强调语文能力训练与思想熏陶并重,但归宿应为语文能力训练。代表人物是郭绍虞和叶圣陶。郭绍虞认为“国文教学或重在思想之训练,或重在技巧之训练,原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4]。叶圣陶认为大学国文课程要实现两个目的,即以语文能力训练为主,连带而及思想熏陶。

    上述不同主张的出现,说明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同时,由于涉及到与基础教育衔接、学习者程度不均衡以及该时期特有的文白之争等问题,人们很难对这门课程进行准确的定位。

    2.教材建设情况。高等学校设置大学国文课程,起初是一种自发状态,“当时并无统一的教材,教师各编各的”[5]。随着课程开设日趋普遍,教育主管部门开始规范教学内容。1940年秋,国民政府教育部聘请魏建功、朱自清等资深专家编选《大学国文选目》,历时两年完成。此后各公私立大学一律遵用。据此选目编辑的《大学国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统编大学语文教材。由于这部教材所代表的教学内容与强调“立本”的教育理念紧密联系在一起,选文又失之过深,实际教学很难操作,所以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在自编教材中,郭绍虞的做法比较有特色,他分成两本书来编。“一是近代文编,以思想训练为主而以技巧训练为辅,一即……《学文示例》,以技巧训练为主而以思想训练为辅。”但这种做法,正如郭氏自己所言:“技巧与思想原及一件事的两方面”[4],在实际教学中很难断然分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大学国文课程教育理念及教学内容的探讨,仅是现代语文高等教育的开端。事实上,由于战乱频繁等原因,也只能停留在这样一种程度上。

    二 语文高等教育的恢复、重建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初,“大一国文采用的是郭绍虞、章靳以两教授编的教材。……大学语文内容逐渐趋向古代、当代、外国文学三方面的融合,但仍未及出版一本比较流行的教材。1952年的高校院系调整后,……大学语文课程不再开设,从此中断了三十年”[5]。1978年,在匡亚明、徐中玉等人的共同倡导下,全国各高校陆续恢复了大学语文课程,真正意义上的语文高等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才发端的。

    1.确立以思想熏陶为主,附带语文训练的教育观念。徐中玉是这20年当中语文高等教育界的领军人物。上述三种语文高等教育观念中,他选择的是第一种。徐中玉主编的1981年版《大学语文》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语文训练被放到了隐性层面。在主编1996年版《大学语文》时,他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他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所讲授的作品,“总求能体现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上进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并且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学家的创作个性。”而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则是要用这些内容“导引和潜移默化地感染青年学生”,“同时,自然也要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本国语文较高水准的理解与表达能力”[6]。徐中玉确立的这种语文教育观念很快被中国高校广泛接受,至今仍然有着深远影响。

    2.教学内容的两次重大转变。第一次转变是相对于民国时期大学语文教材而言的,主要体现在徐中玉主编的1981年版《大学语文》当中,教学内容的主导方向是文学审美。民国时期各种大学国文教材选篇偏深偏难,学术文占很大比重。徐中玉1981年版《大学语文》做了重大突破,“选编的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结构上采用的是文学史的办法”[6]。以优秀古代文学作品作为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降低了学习难度,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也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强的示范意义。第二次转变以徐中玉主编的1996年版《大学语文》为标志,教学内容的主导方向为人文精神。其时国家开始倡导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同时,在20世纪90年代,思想界因为对当时社会人文精神状况普遍存在忧虑而展开了长时期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在这样的背景下,该套教材在编写体例上根据实际内容或特色灵活分组,包括人格精神、人生感悟、爱国情怀、道德思想、亲情友情、男女恋情、写景抒情等主题。这样的教学内容,强调了人文教化功能,有利于提高人生境界,正如徐中玉在“编写说明”中所说,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达到“增强人文精神的培育”、“看到人和人格的力量”、“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势”[6]等重要作用。从而可以看出徐中玉这段时期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侧重点所做的重要转变。

    三 语文高等教育的深化、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选用教材的自由度逐渐加大,大学语文课程教材建设空前繁盛,各种版本新教材层出不穷。但是,这些新编教材大多是低水平重复,在语文教育观念方面未作改进。这时期有两方面成果值得注意:其一,更能揭示大学语文课程重要意义的教育观念已经出现,并在配套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还不完备,却昭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二,大学语文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果。

    (一)“回归语文本位”教育观念的提出

    回顾大学语文课程恢复开设以来20多年的历程,我们无法回避这样两个事实:一是高校为大学语文课程设定的教学目标,与社会公众对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期望值不对等;二是多数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有识之士就开始反思,“语文首先是人类工具”[7],“大学语文课,应当着眼于帮助学生在新的高度上形成语文意识,深化学生对语文基本要素及其内在联系的自觉把握”[8]。主张回归“语文本位”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 20世纪以来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也促使人们对大学语文课程进一步加深认识。研究者认为:语言不仅仅是表达思想的手段,语言构成了人的思想,人的语言就是思想本身。显然,现在的语文教育还没上升到这样一个高度。所以,“高等学校的语文教育,就承担着经由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从根本上培育学生自觉的语文观念和母语意识的历史使命”[9]。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开始发生新的变化。华东师范大学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观念加以改革,凝练为“加强工具性、注重人文性、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正在向语文能力培养上倾斜。南开大学则探索了如何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语文教育,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方向、主体、要旨,“仍然是帮助修课学生继续改善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语文本身的学习和提高,是直接的内容和基本的途径;……‘大学语文’要以‘语文’为本位;‘大学语文’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还在‘语文’”[10]。这些探索,跳出了思想熏陶与语文训练孰轻孰重的旧时思维方式,为语文高等教育独立品格的进一步深入和确立,既指出了方向,也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内容立说繁复,格局混乱,莫衷一是

    1.在“思想熏陶为主,附带语文训练”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情况。这段时期大学语文教材建设进入急剧膨胀状态,但大部分走的仍是以“思想熏陶为主,附带语文训练”的老路。大体上有三个主要倾向:注重人文精神、注重文学审美和注重思想文化。这里仅以代表性教材为例加以评说。

    第一,选篇注重人文精神。代表性教材为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第九版)和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该次改版中前者的选篇在选文主旨上未做大的改变,主要是撤换了与中学重复的篇目。后者则将大学语文的思想熏陶功能发挥到了极致,该教材包括“大学”、“青春”、“仁爱”、“情态”、“自由”、“良知”、“敬畏”、“乡愁”、“记忆”、“英雄”等近20个主题,由围绕各个主题所选定的文章组成。这样的编选方法,固然对青年学生的精神成长有重要作用,但也有把大学语文转变为思想训导课程之嫌。

    第二,选篇注重文学审美。大学语文课程重新开设以来,徐中玉主编第一本《大学语文》教材采用的即是这种编选标准,影响甚为广泛。虽然近年来提倡人文精神者在声势上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但各种版本教材多数仍是沿用这种选法,只是入选的文学作品有所出入。代表性教材是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王步高主张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对初等、中等教育中的语文内容做一番梳理,欲“从文学史的角度重新加以认识,使学生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全貌有个系统的粗略了解”[11]。以此为指导思想,该教材“按照简明中国文学史的要求,对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戏曲大师尽量不遗漏。对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凡适合作大学非中文专业语文教材的(考虑到不宜过深、过长、过通俗以及不与中小学重复),尽量选入。”[11]这样做对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示范意义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是,这样把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限制在文学作品里,是将丰富的语言生活狭隘化了,而且对日常语言生活而言,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遮蔽。

    第三,选篇注重思想文化。学生文化素质内涵中传统文化修养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发展沿革来看,选古代文学作品的居多,除了文学审美的示范意义之外,很大一部分意义在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代表性教材为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该教材以专题形式构成,其中有“《易》与中国古代神秘文化”、“《九章算术》与中国古代数学”、“汉字文化与书法艺术”等纯粹文化学意义上的专题,相对基础教育而言,这样的教学内容无疑可以达到拉开层次的作用,但个别专题过于深奥,实际教学面临相当大的难度。

    2.在“回归语文本位”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情况。

    近年来,出现了为数不多的以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的探索和尝试,这是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的表现。代表性教材为魏饴主编的《大学语文新编》和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魏本教材分“阅读能力培养”、“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三编,并与以文选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紧密结合,是一种非常可喜的探索,不足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落脚点与基础教育较为接近。陈本《大学语文》提出“好文章”的编选理念,在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好文章”的编选前提是“文章”,不限于文学。大学语文课程教材编写和课堂讲授的内容主体,“应该是选择具代表性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各种文体的经典的或优秀的汉语文文本,……由教师对这些文体上的例文,做出示范式的鉴赏分析,引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某类文体的高标准,对文章和文体形成要领及语言美感,有所理解、体认和感悟,从而达到使学生具备高级语文能力和语文修养的目的”[10]。这样,就把语文提升至母语高等教育的高度,为大学生传授经典母语文化,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母语的精髓,我们民族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何在,如何借鉴和传承等等,这是很有意义的。

    (三)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成果丰富

    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高校内部和教育出版领域开始借助计算机技术研制辅助教学资源。针对大学语文课程提供数字化教学资源,最早开端于1999年王步高主编大学语文系列教材时期。王步高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提供给使用教材的老师,受到欢迎。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语文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进一步发展,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与丁帆主编的《新编大学新语文》等都提供了与教材内容配套的数字化资源。

    其中陈洪组织研发的《大学语文》教学资源库,代表了现时期大学语文课程资源建设的最新进展。主要表现为:第一,以对课程定位、培养目标的深入研究为先导,创造性地提出“大学语文课程培养指标体系”。这使得整个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有了依据。“指标体系”的提出,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第二,切合教学活动需要,充分反映优秀教学经验。所有教学资源均与“教学设计”(包括课堂教学思路、素材使用建议、考核方式建议等)相配合,从而使教学资源的教学实用性非常强。第三,整体化设计。主教材、配套教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之间应紧密呼应,互相配合,避免“两层皮”。第四,提高教育技术的含量,充分发挥多种媒体优势,突破文科课程教学资源“文字为主”的局限。这种包含着优秀教学经验的教学资源,有效推动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95.
  [2]魏建功.魏建功文集:第4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125.
  [3]朱光潜.朱光潜文集:第9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3:103.
  [4]郭绍虞.大一国文教材之编篆经过与其旨趣[J].国文月刊, 1948(12).
  [5]徐中玉.大学语文三十年[N].南方周末, 2007-05-24.
  [6]徐中玉.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编写说明.
  [7]魏饴.大学语文课程教材建设新探[J].中国大学教学, 2007(6).
  [8]徐行言.母语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99.
  [9]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意义论要[J].南开大学学报, 2007(1).
  [10]李瑞山.论大学语文的课程方向与内容构建[ J].中国大学教学, 2007(6).
  [11]王步高.大学语文[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序言.

  (责任编辑:张文刚)  
  (责任校对:刘英玲) 

  收稿日期: 2009-08-03
  基金项目:本文为“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子课题“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研究”(FIB070335-A13-17)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梁剑宏(1974-),女,湖南洞口人,湖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614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