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观点碰撞

丁致中:开“大学语文”课未必有用
【时间:2010/9/18 】 【来源:文史知识 2005年第01期 】 【作者: 丁致中】 【已经浏览3105 次】

    我多次听人说,现在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下降了。因此有人主张在大学中开设公共必修的语文课。提出这个建议,用心当然是好的,只是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效果。

    大学生语文水平差,根源不在大学,而在中小学。中小学的教学本应为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然而现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已被数学、外语挤到角落里,处于弱势而又弱势的地位。

    有人定然不同意这个估计,认为语文课的学时并不比数学、外语少。的确,学时是不少的;可是数学、外语有多么大的张力!要做完那么难的习题、背熟那么多的单词,基本上已占满了中小学生的全部课外时间与精力,学生哪有心思去提高语文修养?作文写得差一点,混个及格总是可以的。数学、外语是硬东西,错多少题扣多少分,丝毫不可商量,哪个中小学生敢不倾其全力?

    有一次,笔者亲耳听到一位中学校长与一位学生家长的对话。后者要求让他的儿子进重点班。理由是这孩子有语文特长,数学虽非一流,但考试都及格,总分也够重点班的要求。然而校长先生却答道:“进重点班主要看数学和外语。语文谁不会?中国人还能不会说中国话?会说中国话还能写不出白话文?”从校长先生的这番高论中,你就可以明白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语文下滑的趋势了。

    那么,为什么又说大学补习语文课不会有效果呢?

    首先因为大学生在语文方面自我感觉良好,并不觉得还有提高之必要。他们总以为自己身经百战而无往不胜,这才考上了大学,难道连白话文都不会写?况且专业课程又并不轻松,此类课程又关系到未来安身立命,哪里还有心思去学什么语文?所以,大学如果开设语文课,我相信不会有多少人认真对待;每周听一二次课,再写几篇短文,也不见得就能提高语文水平。

    某大学有个布告栏,里面贴了大学生所写的各式各样的启事,而“启事”二字都误为“启示”。当时该校的文科副校长是位语言文字专家,特意在全校大会上讲了这件事,说的分量很重。然而其后布告栏中的“启事”仍一概写作“启示”。副校长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等于白说。此事发生在十七八年之前,当时我即预料:“启事”误为“启示”必将很快出现在各类报刊的广告栏中。后来情况果然。笔者曾多次给大学毕业已经就业的人指出其词语错用或语句不通等情况。毕业较早的大学生听了很重视,有的还脸红了;而近期的毕业生则往往对此不大在意,有的边听还边对你微笑,不知他心里究竟怎么想,下次再写仍然是错的。当面指出尚且如此,上点大学语文课怎么可能起作用?

    其次,还要说说大学语文课由谁来教。由于大学生补学语文不大可能有积极性,所以任课教师必须知识渊博又擅于讲课,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大学语文课多多少少起一点实际作用。但这样的教师本来就少,校系领导岂能安排这样的“名师”去教公共必修课?教师本人也未必愿意去教这样的课程。

    我对语文下滑的现象一向比较关注,但现在却认为这个问题已变得次要了;因为有更严重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电脑“网络语言”对祖国语言的冲击,使之出现混乱现象。回想1951年的时候,那时在语文使用中并未出现重大问题,然而《人民日报》却在1951年6月6日发表题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可见党和政府多么重视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这样重视是完全必要的,因为祖国语言的正确使用关系到民族的凝聚与社会的文明。现在语文使用中的错误和混乱,远比1951年严重,对此岂能掉以轻心!

    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措施,应是大力纠正中小学中的“唯智教育”和“唯理教育”倾向,大力加强学生的母语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不抓这个根本而想用其他方法来补救,恐怕是无济于事的。

    (何二元输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7897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