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观点碰撞

为何要等上了大学才给语文“补课”
【时间:2008/12/21 】 【来源:新华论坛 2007年05月11日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2891 次】

    编者按:日前,教育部要求全国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据了解,已有包括清华、北航等在内的多所重点大学要求学生必修语言、文学类的文化素养课程。对此,网民认为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非常必要,但人文素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建议将加强人文教育的工作提前到基础教育阶段。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进来谈谈〉〉

    网友观点聚焦
       
    网民称,大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的问题被提出来很久了,但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些大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汉语表达能力都不尽如人意,例如有的大学生不会写请假条,有的大学生在毕业时也说不好普通话,无法在论文中明了准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现象不仅是大学人文教育的悲哀,也严重影响了其他方面的科研创新工作。
       
    网民称,此前大学忽视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功利化,大学在学科设置上面向市场需要订制能短期内见效的“套餐”,而忽略了学生的长期发展。既然许多大学都把拿到外语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先决条件,为什么不可以将语言、文学等国学课程列入必修范围?我国的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使用外语的机会远少于使用中文,提高学生的中文水平进而借此提高其人文修养很有必要。
       
    网民认为,大学阶段应主要着眼于“通才”教育,无论何种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学一点人文课程,以加强综合素质。但大学将人文类课程设为必修后,应避免“古董”式的教学,而要结合时代特点,用开放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自觉提高人文修养。同时还要注意从严要求,避免这一举措成为学生轻易获取学分的捷径。
       
    网民认为,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的工作不能忽视。大学阶段的课堂教育对于有人文学科基础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升华、提高,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只能使其了解一点篇章、辞藻,不能触及文化层面。目前许多小学从三年级起就开设了英语课,但语文教学仍无大变化,实际上语文教学才更应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以便给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人文基础。参与讨论>>>

    一语惊人
       
    晓凌:教育部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作为母语确实应该首先把它学好,否则就难以完成其他功课。试想没有母语作基础,如何学好外语及其他专业课呢?又如何来表达你所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如何更好地与别人交流以吸取更多新鲜的信息?
       
    djr:语文在中学阶段就应该学好,打下基础,在大学阶段只是一个提高的过程。二十几岁的大学生语文不好,“病根”不在大学,而在中小学学习阶段。

    清荷香远:语文在十六岁以前就应该打好坚实的基础,英语也是一样。现在有些本科生不会写简短的应用文,过了英语六级的人仍不能与外国人对话,这不仅是大学阶段没学好,而是基础教育阶段“欠账”太多 。
      
    山鹰xj:大学是该加强学生的中文能力了,否则大学生恐怕连毕业论文都写不出来。倒是外语应该在大学阶段只作为选修课,把打基础的工作留给中学,在大学按学生需要以口语和应用教学为主。中国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用中文的多还是用外语的多?答案肯定是中文。
    
    浅谈大学人文教育、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来源:国学论坛)  
       
    大学就是大学,不是专门的职业技术学校。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较广博的文化修养(博而且雅),一定的知识基础与方法学训练,走上社会,后劲与潜力较大,可适应面较宽。
       
    由于教育体制本身的种种问题,由于揠苗助长式的幼儿教育、小中学教育片面地膨胀智力、技术知识与过早地分科,使大学教育对象的东西方人文素养十分薄弱,特别是传统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之修养十分欠缺。中学文理分科太早,病患尤大,目前文、理、工、医、农科的大学生与研究生中,人文与科学素养双重贫乏,即使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生源水平也下降了很多……全文〉〉

    有知识没文化 中国大学人文传承捉襟见肘  (来源:中国人文社区)  
       
    “人文缺失”不只是一代人、几代人的悲剧。它折射出近些年来甚嚣尘上的“工具理性”已经将人文教育挤得完全成为“摆设”。目前有些院校的现状是,人文艺术教育表面繁荣--扩招、创收、增加学科、重视论文等等--实则退步,学生“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常识”、“有专业没思想”。
       
    不能说我们现在不重视人文教育,问题在于,我们什么时候都不缺乏“要重视人文精神”这样的说辞,可往往也就是说说而已。大家都是“局中人”,明白归明白,真要摆脱那一套已经存在多年的“工具理性”,难。全文〉〉

    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来源:上海师范大学社区)
       
    科技与人文分离导致了两种畸形人的出现: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技奢谈人文的边缘人。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误区--科技能解决一切问题。在此观念的主导下,“唯科学主义”倾向油然而生,表现在教育领域,即为对自然科学教育的过分倚重。在专注于科学技术传授与学习的背景下,人文精神的培育、完善人格的塑造被逐渐淡化。爱因斯坦曾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
       
    近年来,大学的市场取向、功利取向日趋明显。如果说强调教育的生产力属性还有积极意义,那么大学产业化论调一经提出,其诸多弊端已是毋庸置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的学校舍弃了“人文”传统,把大学降低到市场经济的附属地位,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做什么,一种产销对路,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悄然形成……全文〉〉

    (注:链接帖子均已不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246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