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调查

梅健: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时间:2008/12/9 】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 】 【作者: 重庆教育学院 梅健】 【已经浏览4122 次】

  摘 要:大学语文课程在母语教育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国家教委提出: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明确规定: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而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37所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大学语文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与国家要求严重脱节、课程资源与学生实际需求激烈冲突、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心理取向矛盾尖锐,等等。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现状未能达到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设置;课程资源;课程教学


    大学语文课程历经风雨,愈加显示出其在母语教育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独具的价值。国家教委高教司提出:“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1](前言)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明确规定: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近年来,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讨论日渐热烈,不少专家对这一问题亦颇有研究。然而,我们以为,这些研究鲜有来自大学生的最新调查材料,且多局限于对教学本身的探讨,对于和大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学生学习心理等因素以及由此对教学产生的种种影响则很少论及。鉴于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重庆市高校对该课程现状展开了调查与分析。

    此次共在37所高校进行了访谈,在21所高校实施了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涵盖教育部直属高校、重庆市属高校、军队院校,包括理工院校、综合院校、师范院校、军队院校、专业性学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等不同类型学校以及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军事、教育等不同专业。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152份,回收有效问卷1129份,有效回收率为98%。样本基本情况如下表:

类别  理科  文科  专科  本科  男生  女生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人数  315   814   294   835   387   742   631   377    70    51

    我们调查后发现,大学语文课程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课程设置与国家要求严重脱节、课程资源与学生实际需求激烈冲突、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心理取向矛盾尖锐等。以下是具体的调查情况和问题分析。

    一、课程设置与国家要求严重脱节

    国家要求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外的所有专业全体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调查的37所高校中,就有3所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有2所课表上开设了而实际上教学的是别的课程(1所高校上应用写作课程,另1所高校则上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其余32所开设并且也教学了大学语文课程,但也只作为选修课或部分专业的必修课开设。绝大部分高校还开设了其他语言文学类选修课(每所高校约1-5门不等),如应用写作、古代文学、影视鉴赏、唐宋诗词鉴赏、文学名著欣赏、现代汉语语音基础、外国文学、现代文学、科幻文学等。从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情况看来,人们对此课程的定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模糊认识:“大学语文”是一门课程还是对学生进行汉语语言文学教育的多门课程之综合?“大学语文”课程和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中国语文课”是否同义?“大学语文”课程与高校通识课程、高校人文课程之间如何实现有效的整合?

    从我们与大学语文教师及高校教学管理者的访谈来看,人们更倾向于将大学语文定位为对大学生进行汉语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的系列课程。这也就意味着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有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而不是简单的只开设一门课程,只开设一个学期。从目前各高校开设的语文课程名称看,没有一个明确的大学语文课程系统目标,各门课程的开设往往根据教师自己的专长和喜好及精力确定,变化因素较多,因此不能保证广大学生能够“自助餐”式选课,更不能保证教师进行“处方式”教学。当然,也就不能实现国家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要求了。

    大学语文教材的使用情况亦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该课程性质目标定位的模糊和课程设置的不完善。一是纯文选教材与纯写作(如《应用写作》)教材的对立。大学语文课程反映在教学计划上,往往只是一门课程,一般只学习一学期,每周2-3学时。绝大多数高校选择了纯文选的教材,目的在于通过经典文本的研读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精神,塑造人格;而部分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则选择了纯写作教材,目的在于传授学生适应社会的基本的语言运用技能。二是纯文选的教材内容显示出极大的差异。有的教材坚持以本国传统文学经典为主,重视吸收我国优秀的文化、文学遗产,同时选入少量当今中外的精美文章。[1](编写说明)有的教材则看重人类的“普世价值”,选文方针为“现代人文,经典诗文”。[3]

    文学经典与写作技能如何取舍?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孰轻孰重?不同专业学生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有何区别?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多向度思考对教材的选择和处理?这些问题不解决,也难以实现国家对该课程的要求。

    从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督导过程看,该课程的教学管理极为薄弱。一般情况下,高校没有规定各种专业学生选修大学语文课的最低学分,绝大多数高校未向学生推荐大学语文课必读的古今中外经典书目,当然,更谈不上相应的检查措施了。因此学生选修课程时随意性大。事实上,选修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生人数极不理想。如本学期,某学院在校本专科学生共13063人,选修大学语文课的学生人数才194人,占全院学生人数的1.5%;某大学在校本专科学生共18672人,选修大学语文课的学生共260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1.4%;而某些学院干脆取消了大学语文课,让学生欲修无门。大学语文课程的管理与英语、计算机以及“两课”等公共课的管理有着巨大的差距。

    总之,高校语文课程设置不成系统,对课程的性质目标定位不够明晰,教学管理极为薄弱,与国家要求严重脱节,不能达到开设此课程的目的。

    二、课程资源与学生实际需求激烈冲突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4](P27)通过调查得知,大学语文课程资源严重匮乏,而且对现有资源的使用不够充分,突出地表现在教师资源、教材资源、课外阅读资源几个方面。

    教师资源。通过调查得知,几乎所有高校均没有大学语文教研室(曾经有过的教研室也于前几年撤消了),担任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老师多数是临时安排的,而且是兼职的。一些优秀教师承担了足够的专业课程而无暇上大学语文课,一些资深教师不愿上大学语文课,而一些承担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主要精力又放在专业课上,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研究投入的时间精力不足。一方面教师资源不足,另一方面教师资源又存在浪费现象。如有的优秀教师经有效的动员和合理的安排是能够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服好务的;若有大学语文方面的专家讲座,听众人数可以更多;同一座城市,有的大学语文教师十分优秀,其教学是可以让别的高校学生分享的;电视、网络上相关内容的精彩讲授,也是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但事实上,这类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

    教材资源。首先,大学语文教科书缺乏规划,版本杂乱,良莠不齐。各高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使用的教材差别极大。有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编写的大学语文通用教材;也有由本地教师为特定专业学生编写的专用教材。总的来看,大学生对教材是不满意的。调查显示,对教材非常满意的仅占4.6%,而对教材不满意的竟高达22.55%。对教材不满意的主要理由是:文言文太多,各种文体的选文数量分配不合理;对作家介绍不全;观点古板陈旧;点评不够;价格太贵等。其次,音像教材匮乏。绝大多数教材是没有配备音像资料的,而一些配有音像资料的新教材还在试用中,其效果也有待证实。

    课外阅读资源。一方面,学生课外阅读资源严重匮乏。大学语文课程教学需要学生在课外阅读大量的文学经典来加以支撑。调查表明,学生课外阅读材料有限,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材料主要来自图书馆或书店。阅读材料主要来自教材的占20.6%,找同学借的占23.61%,通过网络等方式阅读的占1.33%。高校图书馆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途径,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要求,各种类型高校分别应达到生均图书70、80、100册才算合格,[5]而高校普遍都达不到这一要求,有的甚至相差很远。比如,经济发展较好的广东省, 2005年普通高校生均图书占有量仅为68册,[6]而我们调查到重庆某师范类高校生均图书不足36册,远远达不到生均100册的标准。另一方面,学生课外阅读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各市、区图书馆以及各个书店都有丰富的图书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真正从中获益的学生并不多。各高校图书馆的资料如果加以有效整合,利用率会更高,但这在实际操作上也还存在诸多困难。

    总之,大学语文教师资源、教材资源、课外阅读资源匮乏,与学生实际需求激烈冲突,不能达到开设此课程的目的。

    三、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心理取向矛盾尖锐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活动。和中学语文课一样,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仍然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取向,顺应或矫正学生心理,从而实现师生和谐互动,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与学生学习心理取向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心理取向之间的矛盾。我们分析学生的阅读心理取向时发现,学生对古代作品最感兴趣的占36.69%,对现当代作品最感兴趣的占64.19%;对小说最感兴趣的占64.63%,对散文最感兴趣的占28.74%,对诗歌最感兴趣的占12.47%,对戏剧最感兴趣的只占7.07%。这表明,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与部分教师和教材编者的初衷有较大的距离,如对蕴含丰富人文内涵的诗歌,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对教材中大量选入的古文,学生也并不那么感兴趣。由此可见,学生学习心理取向亟待关注。具体说来:第一,教师普遍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不够。学生对学习大学语文的态度显然不同于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他们对传统文化既感到亲切,但由于成长的时代、环境等缘故,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兴趣和关注点又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同学在问卷中慨叹:“老师只是一味讲解、讲解、再讲解,不懂我们在想什么。”第二,教师对不同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的分类指导不够。学生如何获取阅读材料,如何选择阅读材料,如何品味阅读材料,均需教师指点门径。对各类文体重要意义的认识也需教师加以提升。特别是理工科院校,针对这类院校人文师资和文科专业薄弱以及注重应用人才培养的特点,教师更需要在教学中将人文与语文结合,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提高学生运用母语的基本能力。第三,部分教师对通过大学语文课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认识不到位。多数课堂重知识的传授而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将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割裂开来,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对立起来,对学生终身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十分欠缺,对学生“精神成人”的引领远远不够。

    其二,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心理取向之间的矛盾。通过对高校语文课程现有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希望采用的教学方法对比调查,我们发现,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现状是:有19.01%的课时采取讨论为主或从问题出发的研究性教学方式, 47.3%的课时采取讨论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但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还是占了32.63%的课时比例。而学生的心理取向则表明: 49.25%的学生对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期待较高; 30.33%的学生对从问题出发的研究性教学十分感兴趣;仅有10.88%的学生对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感兴趣。受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填鸭特征。教师按阅读课文、分析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作品人物形象分析、艺术表现手法分析等程序按部就班地上课。一些大学语文教师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用极不标准的普通话甚至是方言授课;一些大学语文教师不懂现代教育技术,不会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表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总体上看是单调、陈旧、呆板和枯燥的,这是导致学生对大学语文课厌学和弃学的重要原因。

    其三,教学评价与学生学习心理取向之间的矛盾。虽然大学语文课程的评价方式与中学语文的学习评价相比已有了一些变化,如:采用平时成绩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的占47.04%,采用平时成绩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的占10.88%,纯粹用开卷考试的占17.33%,而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仅占16.27%。但是,这样的变革与学生对教学评价的心理取向还有较大距离。大学生对语文课程的评价方式要求更倾向于关注学习过程,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在调查中了解到,希望采用平时成绩与闭卷考试方式相结合的学生占33.6%,希望采用平时成绩与开卷考试方式相结合的学生占38.11%。个别学生还用批注的形式强烈要求取消考试,改用自由写论文等评价方式。调查表明,高校语文教学评价单一、信度低。具体分析如下:第一,从评价方式上看,所有高校基本上都采用试题考试的方式,评价方式单一,对学生平时的创造性表现难以评价,对于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更是难以考察。第二,从评价内容上看,高校语文课程的评价内容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题型与中学考试题型近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文实践能力等均未纳入评价范围。第三,从评价结果上看,考试分数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一般情况下,为了方便学生就业,只要选修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师最终会给学生一个体面的分数,而这个简单的分数并未能真实反映出大学生掌握和运用母语能力的实际状况。本次问卷中,大部分学生的书法不敢恭维,错别字惊人;不少学生对开放性问题表述不清,或者答非所问。如一名学生问卷中竟有“感觉(老师)就像再卖弄学文”这样的句子。

    总之,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现状总体上与学生的学习心理取向相差甚远,矛盾尖锐,从而造成师生间的情感隔膜与对立,成为课程和学生发展的桎梏,无法实现开设该课程的目的。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已不能真正达到开设该课程的目的,不能适应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非常严肃而迫切的问题:如何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如何切实有效地对高校各专业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学生进行母语和祖国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课程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等等。本课题组将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 2006-09-14·
    [3] 夏中义·序[A]·大学新语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5]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 [Z]·http: //www·edu·cn/20040319/3101666·shtml
    [6] 大学扩招收费:政府投入跟不上扩招[Z]·http: //www·ycwb·com /gb/content/2006-04/11/content_ 1104385·htm

    作者简介:梅健: (1971-),女,重庆市人,重庆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研究及语文学科教学研究。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7696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