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一国文 > 民国人物

朱健:追思林辰先生
【时间:2007/10/22 】 【来源:《读书文摘》2005年第1期 】 【作者: 朱健】 【已经浏览8707 次】

    林辰先生去世数年。近日得闻,先生毕生未竟之作《鲁迅传》已整理问世。长沙书肆尚未见到,而先生音容身姿则时时浮显心头。谨就稍能忆及者,略为记述。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我就读于晏阳初先生创办的私立乡村建设学院。教授中有“贵州三王”。王启澍、王慰民两先生外,另一位王诗农即林辰先生。三位同住一农家小院。前两位我都有幸竭府请益,林辰先生家则未瞻门庭。三位先生当时都不过三十岁上下,前两位风度翩翩,很是潇洒,以致晏阳初院长在师生大会上盛赞“王启澍先生多么漂亮的教授啊”。相较之下,林辰先生很有些老气横秋。我印象中永远一件蓝布衣衫,一双布鞋,面色黧黑,不苟言笑,蝺蝺于田埂小路,独来独往,少与人交涉。这大概是我一直未敢登门拜谒的缘故吧。

    林辰先生教我们“大一国文”。课堂印象与众大不相同。起初从排课表上只知是位王先生。第一节课,众生徒落座甫定,王先生已悄然而至,登上讲台。两袖清风,妙手空空,无一书片纸,也无一句自我介绍开场白,张口就是:“我们开始学《阿Q正传》。”大概在先生看来,众生徒既籍隶大学,对于鲁迅,对于鲁迅作品,应当知道个八九不离十。所以,一般化的作者生平、作品意义、时代背景之类,理应着勿庸议,直奔文本,方是正题。而这一“直奔”,着实令众生徒多半目瞪口呆,一头雾水。先生目不旁视,细声慢语,浅吟低诵,一字不落地照背《阿Q正传》原文。间或停顿片刻,说出自己见解,简洁了当,并无玄言奥义。如此授课方式,难怪不少同学一时不易适应。我大体还能消受得起。因为读初中时就听李广田老师在课堂上讲授过《阿Q正传》以及其他文学名著。不同的是李老师有书在手,照本宣讲,有说有笑,生动活泼,几课下来我们班上便出现了几位冠名阿Q、小D、王胡、假洋鬼子的同学。这位王先生则是鲁迅文章烂熟于心,字字句句均已化为他自己的贵州土音,不着一纸,无窒无碍,倾吐而出。尽管有些同学听来相当费劲,也不能不惊叹先生的惊人记忆。后来得知是鲁迅研究专家林辰,又不能不钦佩先生的“学问”了。简而言之,我们的“大一国文”就是听林辰先生背诵、讲解鲁迅小说、散文、杂文读满学分的。如此可遇不可求的奇遇、幸遇,当年不知珍贵,而今徒唤奈何,愧对先师。

    离开乡建学院后,很少听说林辰先生消息。上世纪50年代初,传闻先生到了北京从事《鲁迅全集》注释,私心庆幸:得其所哉!80年代中期我出差北京,曾和乡建学院在京同学拜谒当年师长。家家顺顺当当,却在林辰先生那里吃了闭门羹,怎么敲门也了无回应。惊动邻居,承蒙相告:先生居室狭小,一人独住,儿子(或女儿)住在楼上,出门上班,钥匙即交邻居代为照应。好邻居热情指引,启门入室,光线暗淡,寂然无声。邻居忙着找茶杯,倒开水,暖瓶是空的,颇表歉意。我们谢过好邻居,才注意到床上半躺半卧的老人——当然是林辰先生了。对不速之客,几乎没什么反应,只是把头略为侧转,目光呆滞。我们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躬身俯就床沿,一一自报姓名。先生一片茫然相对,慢慢才稍现笑容,轻轻颔首,大概还有些模糊印象。此情此景,我们当然不能更多打扰。心中有些歉疚,但又无能为力,只得默然离去。90年代初,朱正同志告我,林辰先生可能来长沙,相约去车站迎候。虽然终于没有来,但以情理推断,先生的境遇和健康状况应当有不小的改善吧。

    至于先生的《鲁迅传》,上世纪40年代即已开篇。据闻许寿裳、孙伏园先生皆对林辰知之甚深,望之甚切,认为《鲁迅传》作者非林辰莫属。但六七十年过去,林辰先生毕生精力贡献于鲁迅著作研究,注释,自己的一部《鲁迅传》却没能写完,诚不可思议。然往深处一想,也能理解:我们共同经历且去之未远的岁月,乃“芙蓉国里尽朝晖”、“六亿神州尽舜尧”年代,鲁迅被钦定为圣为神,舆论一律,不容违拗。林辰先生尽管有许多真知灼见,恐怕也只能“吟罢低眉无写处”吧。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史简董笔,精神乃见。这就是我辈面对林辰先生毕生未竟之作应当想到的。

 

相关链接:

鲁迅传
作者  林辰   
出版福建人民出版社 / 2004-08-01

    林辰先生所著《鲁迅传》,系一部未完整出版过的书稿。原书稿,共八章(现存七章)。其中,曾以《鲁迅传》为总题,在杂志上公开发表过的排印件,有两章半,即:第一章《家世及早年生活》(第一至六节),讲鲁迅家世及其童年与少年的生活经历。第二章《无需学费的学校》(第七、八章),讲鲁迅南京求时的生活经历与思想。第三章《由医学到文学》,已发表者,只第九、十两节,余三节发表。发表文章末尾标有“(上)”字样,且文中有注码而文尾无注释,这说明该刊物将继续刊载下部分。发表的两节,讲鲁迅在东京弘文学院及仙台学医的生活经历与思想著述。

作者简介:

    林辰(1912-2003),原名王诗农,贵州郎岱(今六枝)人。中国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研究专家,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20世纪40年代在重庆,从事鲁迅生闰史实考证,所撰文章论述謹严绵密,资料翔实可靠,新见多发前人之覆。50年代后,长期从事鲁迅著作的校勘、注释、出版工作,先后参加了1957年版、1981年版《鲁迅全集》修订工作。林辰平生研究成果达70万字,结集者仅有《鲁迅事迹考》、《鲁迅述林》两部著作行世。晚年抱病编校《鲁迅辑录古籍丛编》4卷。


目录:
一部“颇尽了相当的心力”的鲁迅传记
----读林辰先生的《鲁迅伟》(孙玉石)
第一章 家世及早年生活
第二章 无需学费的学校
第三章 由医学到文学
第四章 鲁迅在辛亥前后
第五章 在“五四”前夜
第六章 (稿佚)
第七章 海滨的遁迹
第八章 在钟楼上
附录一 1919-1926年鲁迅事迹考
鲁迅与文艺会社
鲁迅与狂飙社
鲁迅赴陕始末
鲁迅在女师大风潮中
鲁迅对“三一八”惨案的抗争
鲁迅北京避难考
鲁迅的婚烟生活
鲁迅演讲系年
附录二 林辰藏书信选
许寿裳致林辰信(五封)
郭沫若致林辰信(一封 附《弩机》释文)
叶圣陶致林辰信(三封)
孙伏园致林辰信(四封)
台静农致林辰信(三封)
林如稷致林辰信(一封)
附录三 孙伏园、曹聚仁谈林辰


书摘

    被封建社会放逐了出来的鲁迅,于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闰三月,独自前往南京。他仅有八元旅费,只得一切节俭。“凡上下轮船,总是坐独轮车,一边搁行李,一边留自己坐。”(许寿裳:《鲁迅的生活》)到南京后,他将“樟寿”这名字废弃,改为树人(周作人:《关于鲁迅》),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其时他十八岁。

    这一年,正是戊戌变法的一年。自海禁开放、外患相逼而来,清王朝及其御下的官僚士大夫,依旧根据“以夷制夷”的古老想法,以为只要仿制了西洋的枪炮、兵舰,便可以收御侮图存之功。所以,先后创办了兵工厂、造船厂、矿务局、水陆师学堂……企图用同样的坚甲利兵,去应付列强的坚甲利兵,但不料经过甲午一役,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所辛辛苦苦经营了二三十年的所谓“洋务”,竟隳坠于一旦。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至此彻底暴露,政治改革的呼声,一时勃起,终至有戊戌这年的维新变法。同时,又因为甲午这次重大的刺激,使许多人知道了西洋各国之强,不仅在船坚炮利,若徒然用新法训练军队,开办实业,不过是袭人皮毛,必须研究介绍他们的学术思想,来一个根本的改变才成。于是有的译书,有的兴学,真是“涨内缤纷,争言西学”(康有为语)。虽然大多数人是抱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见解,但他们毕竟也还要学“西学”。在光绪朝末,“便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也看《学算笔谈》,看《化学鉴原》,还要学英文,学日文,硬着舌头,怪声怪气的朗诵着,对人毫无愧色,那目的是要看‘洋书’,看洋书的缘故是要给中国图‘富强’”(《准风月谈·重三感旧》)。鲁迅就在这谈变法、谈西学的空气里,进入了江南水师学堂。

    鲁迅在这学堂里,是分在机关科。(《自叙传略》)功课很简单,一星期中,四整天读英文:“It is a cat.”“Is it a cat?”一整天读汉文:“君子曰,颍考叔可谓纯孝也已矣,爱其母,施及庄公。”一整天做汉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论,颍考叔论,云从龙风从虎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论……

    这学校的校长,当时叫做“总办”,是具有候补道资格的官僚。大堂上还有军令,可以将学生杀头,记过开除,自然更不算什么事了。但纵然是在这样的学校里,鲁迅也没有被养成屏息低头,一味驯服。一次,一个新的职员到校了,势派非常之大,可是他却将一个叫“沈钊”的学生叫作“沈钧”,于是鲁迅他们就叫他为“沈钧”,并且由讥笑而至相骂。两天之内,鲁迅和十多个同学就迭连记了两大过两小过,再记一小过,就要被开除了。(《华盖集·忽然想到之八》)

    这学校里有一根二十丈高的桅杆,乌鸦喜鹊,都只能停在它的半途的木盘上。人如果爬到顶,便可以近看狮子山,远眺莫愁湖,而且下面张着网,即使跌下来,也并不危险。鲁迅很觉得它“可爱”。原先还有一个给学生学游泳的池,因为淹死了两年年幼的学生,在鲁迅进去时,早已填平了,上面还造了一所小小的关帝庙,来镇压那两个失了池子,难讨替代的淹死鬼。每年七月十五,办学的人总请一群和尚,戴上毗卢帽,捏诀,念咒:“回资罗,普弥耶吽!唵耶吽!唵!耶!吽!!!”(《朝花夕拾·琐记》)

    这虽是一个“无需学费的学校”,但添置衣履和零用,也实在需钱。而鲁迅的八元川资,早已用完,别无筹措的方法。学校里的津贴,最初三个月的试习期内,只有零用五百文,以后第一年内不过二两银子。戋戋之数,不敷应用,他的生活很苦。到了冬季,甚至连御寒的棉衣也无力缝制,只好穿着夹裤过冬。(许寿棠:《鲁迅的生活》)而“砭人肌骨的寒威,是那么严酷。没有法子,就开始吃辣椒取热,以至成了习惯,进而变为嗜好”(景宋:《鲁迅的日常生活》),种下了他后来肠胃作痛消化不良的一个重要根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972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