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文存 > 生活雅趣

论七夕情人节之不能成立(何二元)
【时间:2007/8/30 】 【来源:本站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4678 次】

    再过几个钟头就是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近年来商家想把它打造成中国的情人节,却总是难敌西方情人节,于是抱怨中国的年轻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文化。

    我觉得,这和珍不珍惜自己的文化无关,比较起来,中国七夕情人节不敌西方情人节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从情人节的起源看,西方的庄重,中国的凄惨,西方把自己的情人节编排得像一出好莱坞大片,中国的情人节故事只适合安徽黄梅戏来唱得柔肠寸断,不对年轻人的口味。

    考查西方的情人节,有这样两个大致差不多的传说。一个是说,古罗马青年基督教传教士圣瓦伦丁,冒险传播基督教义,被捕入狱,感动了老狱吏和他双目失明的女儿,得到了他们悉心照料。临刑前圣瓦伦丁给姑娘写了封信,表明了对姑娘的深情。在他被处死的当天,盲女在他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这一天就是2月14日。现在,在情人节里,许多小伙子还把求爱的圣瓦伦丁的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艺品,剪成蝴蝶和鲜花,送给姑娘们。而姑娘们晚上则将月桂树叶放在枕头上,希望梦见自己的情人。

    另一个传说是公元三世纪时,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当时的暴君为了征召大批公民前往战场,下令禁止人们于此时结婚,甚至连已订了婚人也马上要解除婚约。修士瓦伦丁对暴君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他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消息传到暴君耳里。他暴跳如雷,命令士兵们冲进神庙,将瓦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公元270年的2月14日,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为了纪念瓦伦丁,后来人们把这一天作为“情人节”。 

    中国的七夕呢?相传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用我再讲了,总之是凄凄惨惨戚戚的。在大学语文课讲到秦观的《鹊桥仙》时,我收集过这方面的诗词,真是莫不如此。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摇踵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

    牵牛出河西,织女出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杜甫《牵牛织女》)

    烟霄微月淡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霄中。(白居易《七夕》)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辛未七夕》)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晏几道《鹧鸪天·七夕》)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范成大《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从古至今,悲调已经定型,即使是秦观的豁达高格,也难打动今天的青年男女。人终究不是神仙,上帝让人一年四季都能发情,是一种额外的赏赐,相反,人类社会往往造成夫妻、情侣长期分居两地,有失人道,不值得夸耀。牛郎织女的遭遇固然令人同情,不过要拿来做情人节——不吉利。

    第二,西方情人节是男女青年共同的节日,中国的情人节其实只是女儿节,是“没有情人的情人节”。

    中国的七夕,作为节日,又叫“乞巧节”,祈求灵巧的意思。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这种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

    这一文化传统今天若能发扬光大到也甚是不错,无奈这只是女孩子的节日,与男孩子无关。欧阳山的《三家巷》写到广州的乞巧节,女孩子们各自把平日里缝制的种种精巧的小手工摆出来展示,大家穿街过巷,互相品评,只有一个周炳,贾宝玉似的混迹在女孩子中间,我们读者看了,也觉得甚是不象话。所以这个节日是做不来情人节的。

    第三,中西方对于“情人”的宽容度不同,也造成青年人倾向于西方情人节。

    “情人”这个词的意思,不等于夫妻,牛郎织女是夫妻,所以他们的故事实在做不得情人节的报料。按照一般的理解,“情人”是非夫妻或前夫妻,有时还往往带点暧昧的意思在里面。问题是,对于这种暧昧,中西方的宽容度完全不同。按照西方对于情人节来历的又一种说法,是在古罗马时期,有一个众神的皇后约娜,罗马人同时将她尊奉为妇女和婚姻之神。二月十四日是为表示对约娜的尊敬而设的节日。当时的习俗年轻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严格分开的。然而,在这一日,小伙子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心爱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这样,过节的时候,小伙子就可以与自己选择的姑娘一起跳舞,庆祝节日。如果被选中的姑娘也对小伙子有意的话,他们便可一直配对,而且最终他们会坠入爱河并一起步入教堂结婚。后人为此而将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定为情人节。

    所以情人节是青年男女可以在社会习俗之外额外放纵一下的一个节日,这其实是上古生殖崇拜的一种遗俗,世界各地都曾出现过。中国也有这种记载。《墨子·明鬼篇》说:“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桑林,楚之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什么叫“男女之所属而观”?就是群体的性活动,所以《国语》记载,鲁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71年),“夏,公如观社。”曹刿力谏,庄公不听,仍入齐观看。三传斥庄公之举为“非礼”。其实在上古时代,生殖崇拜是很神圣的活动,认为祭祀时的男欢女爱,能诱发天地交欢,使人丁兴旺、大地丰产,所以并不存在“非礼”的意识,甚至是为政府多鼓励的行为。《周礼·禖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於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知道这一点,我们就能了解古人的很多行为。比如《陌上桑》,人们老是迷惑于罗敷的身份,她是劳动妇女吗?那怎么会打扮得这么珠光宝气?她是富家女吗?那又怎么会去参加采桑劳动?但是只要知道了所谓采桑,其实也就是类似于情人节的一种活动,那么就不难理解了。

    可是中国的这一习俗,逐渐为后世礼俗所不容,在春秋时期,已经被斥为“非礼”,在《陌生桑》中,让罗敷说出一番和她行动相背的道貌岸然的话来,都已经暗示着风气之变。此后两千年里“桑间濮上”几近淫乱之代词。直至新中国建立,打倒了封建制度,但是此风仍然未能解禁。少数民族比汉族束缚少些,他们还有近似的活动,比如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可是当这一题材被一批好事的艺术家搬上首都机场的壁画时,仍然引起了轩然大波,终于被整体覆盖,不得示人。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社会风气滑坡,一些大款富商,甚至党的干部包养“情妇”的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侧目,在这种社会的和文化的条件下,中国的情人节缺少发展的空间,青年们纷纷选择相对宽容的西方社会的节日,也就容易理解了。

    第四,中西方对于情人节的开发力度不同,也导致青年人选择西方情人节。

    西方的情人节,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社会文化习俗,比如前面说到,在情人节里,许多小伙子把求爱的圣瓦伦丁的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艺品,剪成蝴蝶和鲜花,以表示心诚志坚。姑娘们晚上将月桂树叶放在枕头上,希望梦见自己的情人。还有2月14日这一天,一对对情人,将一株生有两朵含苞待放花蕾的春枝移植在特制的盆内。几天后,如果这春枝上的双蕾怒放,交相辉映,便预示这对情人白首偕老。在英国还曾盛行在情人节之夜祈祷的风习:点燃一支蜡烛,默念自己的爱人的名字,祈祷相爱始终,据说所爱之人便会及时叩扉而至。当然,玫瑰花、巧克力、烛光晚餐之类也是情侣们用来制造浪漫情调的选择。这种浪漫自然也会吸引今天的中国青年人。

    其实不光是情人节,西方的很多节日都是如此,比如圣诞节,传统的内涵都保持得很好,而且还能与时俱进地开发出新花样。甚至肯德基这样的区区快餐业,都有一整套的文化开发理念作依托,才可能在中国取得这样的成功。这就是由文化的开发而带来可观的商机。

    反观中国,往往是急功近利,不耐烦做长线的文化开发工作,只想一夜暴富地制造所谓商机,其结果,各种节日的文化蕴涵越来越被丢失,只剩下一个俗不可耐的“吃文化”和花钱“文化”,这样的所谓“节日”怎么能吸引年轻人?不要说情人节本来就缺少根基,就是那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也恐怕会最终不保——端午节的被韩国人抢注,就是一个警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482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