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文存 > 文艺理论

关于《泊船瓜洲》诗之再思考(何二元)
【时间:2007/7/2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8553 次】

一、“春风又绿江南岸”

    世人多称誉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小诗,是因为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佳句;而“春风又绿江南岸”之为佳句,又由于这一“绿”字委实下得好。关于这一“绿”字,人们不断引述着一则炼字佳话,在此,我也不妨再转述一遍:

    据宋洪迈《容斋随笔》记:王荆公绝句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这一“绿”字确实改得好,其好处,除了人们普遍认为的“写出了整个江南生机蓬勃,春意盎然的景象”①外,我以为还可指出两点:第一,若以画为喻,诗中的京口、瓜洲、长江(水)、江南岸、明月,及泊船、船上的诗人等,自已组成一幅优美的山水画,然而还只是缺乏鲜明色彩的水墨画;现在加上一个“绿”字,仿佛在这幅水墨画的视焦处着了浓浓的一笔,使整个画面都鲜活起来,有了精神。第二,由于历史的积淀,当“绿”字和春相关联时,便会调动读者无比丰富生动的联想,如“春晚绿野秀”、“长江春水绿堪染”、“春来江水绿若蓝”,如“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等等,而“到”“过”“入”“满”诸字便无这番功效。

    然而,历来对于这一“绿”字,并非毫无褒贬,钱钟书《宋诗选注》对此作过概括,其云:“绿”字的这种用法在唐诗中早亦屡见,如丘为的“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李白的“东风已绿瀛洲草”,常建的“东风变萌芽,主人山门绿”。于是发生了一连串的问题: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他的选定“绿”字是跟唐人暗合呢?是最后想起了唐人诗句而欣然沿用呢?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终于向唐人认输呢?②

    我认为这些微词都是站不住脚的。首先,王安石不可能忘了唐人诗句。据宋史载:“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③他还曾“废日力”而编辑过《唐百家诗选》,另外,他的两卷集句诗作,将前人的(主要是唐人的)诗句化用得得心应手,天衣无缝,都是明证。其次,王安石并不忌讳自己的某些诗句与前人重合,“一鸟不鸣山更幽”便可证明。在王安石诗集中,将“春风”与“绿”相联的也不止一处,如“除却春风沙际绿”、“春风过柳绿如缲”、“漠漠春风里,茸茸绿未齐”等等,如何于这些诗句皆“欣然沿用”,独于“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便立异如此呢?只能解释为此句字有诗人独特的炼句思路,与唐人无干。第三,王安石诗作于“春风”动态的描写,从来就是刻意推敲的,如“仁声已逐春风到”、“春风过柳绿如缲”、“笑语春风入贝州”、“蔼蔼春风入水村”、“春风满城金版舫”、“春风满地月如霜”等等,可见“到”“过”“入”“满”的推敲并非偶然。另外,如“百浪春风湿天际”,以“湿”写春风;“春风都城居”,以“居”写春风;“春风地上行”,以“行”写春风;“春风吹急似摇旌”,以“摇”写春风;“春风漠漠上衣裘”,以“上”写春风;“春风取花去”,以“取”写春风;“习习春风拂柳条”,以“拂”写春风;“春风自往来”,以“往来”写春风……我们偶见《泊船瓜洲》一草,便以为王安石独于此诗推敲如此,其实依我看,上述有关春风种种动态描写,无不经过精心提炼的。

二、“明月何时照我还”

    曾令我迷惑不解的倒是接下来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注家多以为这是诗人看到江南春意盎然的景象,于是加剧了渴望回到家乡的心情。但是,瓜洲与京口不过“一水”之遥,与家乡江宁也仅隔了“数重山”,由此到家,直线距离约一百八十余里,即使有写曲折,也不过数日路程,为何要有这么一声悠远惆怅的发问呢?诗的前两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节奏急切,连续的空间跳跃表达了诗人渴望早日到家的心情,这是没有疑问的,正如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但是,为什么仅间隔了“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后,这种急切的节奏便突然消失,而只剩下那一声悠长的浩叹了呢?

    另一种注法回答了这一问题,认为“春风”句借春风给大地带来了生机,比喻新法的实施给国家带来了新的景象,“明月”句则表达了王安石盼望再度回朝执政的迫切心情。④这能够比较清楚地解释“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所表现的情绪。但仅仅作出推测是不够的,关键还需要搞清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时的情绪。

    自己的信念和皇帝的支持,是王安石变法的两大精神支柱,而后者又是前者的重要条件。王安石年轻时就形成了这样的思想:“时然而然,众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道在焉尔。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⑤这一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成为他出处进退的唯一标准。⑥皇帝的支持是绝对重要的,众人的态度则书不足道的,真所谓“人言不足恤”,“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由此我们掌握了考察王安石罢相时情绪的钥匙:如果仅是众人的反对,他是不会在意的,即使不得已而告退,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日后仍有复出的可能。但如果是“失志于君”,情况便不同了,他的思想信念会从根本上动摇,从而坚决乞退,“遂不复出”——这可以解释王安石前后两次罢相时的思想情绪的差异。

    熙宁七年四月,王安石辞相,其压力主要来自“众人”——朝中保守势力,而非“失志于君”,他的《乞解机务札子》六上‘日后报可,神宗仍欲留以京师,新法亦仍在实行,三月,行方田法,⑦四月,王韶破西蕃于结河川,⑧以富国强兵为宗旨的新法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另外,“免行钱”法也是在这一年实行的,而王安石为变法制造理论根据的《三经新义》编辑工作即使是在罢相期间也没有停止。总而言之,王安石此次辞相,主要是为了缓和一下众人对新法攻击,王安石和神宗之间似乎是订有某种契约的,他在请求辞职的札子中,再三向神宗保证:“异时复赐驱策,臣愚不敢辞”,⑨而神宗亦反复叮嘱:“朕体卿之诚至矣,卿宜有以报之。手札具存,无或食言,从此豁然长往也”。⑩果然,不到一年,神宗即招回王安石复相,并说:“小人渐定,卿等且可以有为”。⑾

    王安石此次罢相并非“失志于君”,其心情可知,他在愤慨于众人汹汹的同时,必然对神宗仍然抱有希望,从而也就是对重返朝廷继续推行新法抱着希望,因此,说“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指重返朝廷,是可以成立的。
    王安石的另一组小诗对此提供了又一种证据。《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

    老于陈迹倦追攀,但见幽人数往还。忆我小诗成怅望,金山只隔数重山。

    世间投老断攀缘,忽忆东游已十年。但有当时京口月,与公随我故依然。

    与公京口水云间,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金山?

    在这组小诗中,王安石自注云:某旧有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曾照我还”。⑿显然,这组绝句的起兴,以及所提到的小诗,便是《泊船瓜洲》。从内容推测,大约是当年泊船瓜洲时,曾遇好友宝觉和尚,十年后,他俩又邂逅于龙华院,人是物非,感慨万千。这进一步证实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应指重返朝廷,因为:一、“忆我小诗成怅望”,《泊船瓜洲》诗的愿望如果是急速还家的话,那么,这个愿望早就实现了,为何十年后回忆起来还要怅望呢?王安石自注中“明月何曾照我还”,也证明了这个“还”是一个没有实现的愿望。二、“邂逅我还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金山”,从路线上看,是指于龙华院和宝觉邂逅分手回到家后,还要时时发问:什么时候我再到金山(龙华院旁亦有金山,当借指龙华院)去与朋友共宿呢?这第二个“还”字当复指十年前的那一问无疑。以此比附《泊船瓜洲》诗,那么,“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方向也应与旅程的归宿相反。三、王安石的注与原诗有两处不同,一是“自绿”,一是“何曾”,这当然可以解释为时隔十年记忆上的微小误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211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