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百科 > 教育研究

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出谋——中央教科所总课题介绍
【时间:2007/7/1 】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1年5月24日第4版 】 【作者: 中国教育报记者 刘华蓉】 【已经浏览4023 次】

    凝聚专家智慧、重视基层实践,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百所学校、近千名大中小学科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参加,教育专家和基层教育实践者潜心研究四年,实验四年。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研究"——


  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包括10多本专著、1部长达1100多页的工具书、20多本论文集、30多本实验教材、10多套课件、电子教材和录像带以及20多份研究报告和论文。由邵宗杰、卓晴君、吕达、徐岩、王逢贤、裴娣娜等专家组成的签定小组称:课题成果为决策部门推行课程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咨询,为构建有中国特色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框架做出了积极贡献。

  不仅如此,这个课题还锻炼了一支队伍,培养了一批人才,很多教师在参加这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成长为骨干教师。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孟凡杰说:通过参加这个课题,黑龙江找到了培养教师的最佳途径,形成了教研员、校长和教师3支骨干队伍,积累了宝贵的把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落实到课堂中去的经验。在黑龙江,参加这个课题的有中小学、高校、教育行政机构和研究机构等,其广泛影响已经波及整个中小学教育领域。

框架 从12个方面进行的专题研究

  课题组组长、中央教科所所长阎立钦介绍说,本课题集中了很多国内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的智慧。课题组从12个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

  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研究、幼儿素质教育课程与幼小衔接问题研究、校本课程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研究、电子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活动类课程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艺术学科与素质教育问题的研究、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课程模式多样化的研究等。本文仅择其一部分介绍给读者。

借鉴 各国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

  专家们对世界各国的教育进行了考察,在教育领域,各国首先把目光投注到了课程改革上。教育体制不同的国家课程改革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是目标却一致指向使课程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的需要。在保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个性特色的同时,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具有一些共性的特点:

  以培养学生整体素质为课程目标、重视道德教育、课程结构多样化、课程弹性化(增加选修课的比例、扩大学校及学生的自主选择权)、综合课程与学科课程并重、重视国际理解教育(注重培养具有全球化意识、具有合作精神、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的人)、加强信息技术教育、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

弊端 直面课程教材改革的必要性

  专家们提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弊端是:

  ●课程和教学观念落后,过于偏重知识传授,忽视人的全面发展;

  ●过于强调知识体系和学科逻辑,以学科为中心,内容深、繁、多、旧,忽视了态度与价值观、动手能力、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一定程度上违背学生认知规律,脱离学生实际,忽视学生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活动、自主探究和问题解决中获取直接经验;

  ●评价导向和方法是“筛选"性质的,不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缺乏弹性,地方和学校的差异未得到应有重视。

观点 关于新型课程设计的主要思想

  建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课程体系是这个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课题组组织研究人员回顾了新中国50年课程变革的历史,研究了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时代特点,分析了各种课程体系的结构特点,借鉴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在各实验区和实验学校,进行了多方面改革实验,编写了一批实验教材,出版了数部课程理论著作。课题组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课程观、育人观、课程实施观、课程评价观以及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特点和建构的基本原则,设计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框架。他们的主要主张包括:

  课程观:素质教育的课程观是开放的大课程观,它把课程界定为包括活动类课程和潜在课程在内的育人媒体,主张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及时改革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否定封闭的学科课程体系。

  课程编制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一度存在的根据选定的学科知识来编订教材的做法,容易片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而出现脱离社会需要和学生实际的情况。

  课程类型:素质教育的课程应是多样性的。课题组在实施过程中开发了多种新型课程,如心理健康教育课、家政课、环境保护课、创造思维课等,为新型课程体系的建构积累了经验。

  承认和重视个体差异,对学生的教育既要有基本的统一要求,更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应当在国家统一指导下,编制多种课程方案,出版多种教材,既有面向城市的,又有面向农村的;既有侧重文学艺术的,又有侧重自然科学的,使每所学校都有特色,每个学生都能选择。

    新型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

  课题组提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指导原则,既应当包括以前在编订教材中使用的而现在仍然适用的一般性原则和方法,更应当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原则。他们提出了新型课程建构的基本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原则、素质教育的目标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终身教育的原则、创新教育的原则、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原则、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的原则、爱国思想和世界意识结合的原则、适应性与超前性结合的原则、科目课时编配弹性约定的原则。

    新型课程体系的评价机制:

  课题组认为:评价是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成部分之一,有激励、质量监控、管理、导向、甄别选拔等功能。专家们提出,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机制,需要完成几个重要的转变:

  评价目的从甄别选拔转为育人为本,保证能使绝大多数全面发展,鼓励少数学生超前发展,立足学生个性差异,坚持全面发展和全体发展。

  评价主体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由他评为主走向自评为主;转变单一的政府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被排除在评价主体之外的情况,鼓励社会及学生家长以适当形式参与各种方式的评价,改变直线式评价关系,扩大评价的民主性,积极采用并推行学生自评,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一种手段,使学生学会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自我测评。

  评价内容从“惟智育”转向“五育”并举,“从惟知识转向重能力,从重产出转向重效率”。专家们指出,过去我国课程和教学的评价内容曾经出现了“重智、轻德、弱体、无美、缺劳”的偏差,在改革课程与教学评价机制时,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方针应当得到高度重视和体现,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在评价学校办学效益和各学科教学效益的时候,应当既关注产出——最终培养出的学生数量和水平,还要关注效率——关注为获得产出所消耗的资源情况。

  评价时空从“课堂教学"转变为“全方位学习",从注重书本知识转变为注重实践活动。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和实施在时空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利。现代学校课程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师和学校可以利用地方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料设计校本课程,把当地的有关人文社会资料与校本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开发课堂之外广阔的学习空间,在引导学生全方位学习的同时,也应当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评价标准从注重相对标准转移到注重绝对标准与个体标准的相互结合。在某一班级、学校或地区内,用相对标准来评价被评价对象在相应的教育系统内所处的位置,容易出现过分强调竞争,甚至可能造成学生出现两极分化。应当淡化相对标准,严禁对学生按分排队或依据升学率奖惩教师,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淡化考试功能。绝对标准是一种达标标准,是达到度评价,是非横向对比、非选拔性的评价。绝对标准与对学生个体发展进度进行考察的个体标准相结合,有利于实现基础教育“保障基础要求统一,鼓励追求卓越”,既能面向大多数人,又不扼杀少数天才儿童的成长。

  评价方法与类别要从定性与定量的“分离"走向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从常模参照测试为主走向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专家建议,教师的评语既要有定性的规定性描述,又要有定量的确切事实为支撑,采取“分数+等级+评语”的综合方法,反映学生发展变化、发展差异和优缺点。

  评价的反馈与解释要从主观臆断走向辩证全面,从盖棺定论走向终身学习。基于终身学习思想,评价不是要给学生下结论,其作用主要是客观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展,把教学成果作为不断改进的参照,作为学生终身学习历程中的一种记载。

建议 农村中小学课程如何改?

  专家们提出了我国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与主要措施:坚持为农村服务的办学方向;把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打基础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建立能够满足每个学生发展需要的农村中小学课程体系;紧密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优化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引进“绿色证书"等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新型的农村中学教育评价体系;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农村社区各种教育资源;“统筹在县、落实在乡",建设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管理体制;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专家提出,农村中学的课程结构改革应该向“普职早期结合,统分结合,适时分流,一个入口多个出口,在达到国家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实现课程的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理论研究和基层学校的实践,研究者预测,我国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将在4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开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增强农村中小学课程的适应性;开展研究性学习,加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发展远程教育,优化教育资源;完善社区教育制度,建设终身学习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3834 位浏览者